返回第414章 散心  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4章 散心第(1/2)页
“儿子,要不要陪妈妈去出差”

    陶曼整理了一下心绪,试图让陶年纶转移一些情绪。

    倒也不是她胡诌。

    手头上确实是有些项目需要去出差,其中有个城市就在海边。

    说来惭愧,人家于悠都送孩子出国了,陶年纶却连京市都没出过。

    如此一来,陶曼倒是越发的想要带陶年纶出去走走。

    权当做是旅游了。

    陶年纶琢磨了一会儿,见陶曼兴致勃勃的模样,点头同意。

    原本只是简单的出差演变成了家人出行。

    不只是陶年纶,陶曼决心把季婉萍也带上。

    路虽然远,但她托了几层关系,买到了软卧票,来回也不算太艰难。

    火车一路南下。

    中途停了不少次。

    陶曼专心去走访,而陶年纶则带着季婉萍去吃当地的特色,逛逛景点。

    倒也算怡然自得。

    直到珠州。

    是陶曼走访的最后一站。

    自从成立了为单亲妈妈设立的专项补助基金后,陶曼几次想要申请接管,但都被秦之雅拒绝了。

    她以为是自己手头的事情太多,秦之雅怕她忙不过来,便作罢。

    直到项目的负责人因为犯错被开,陶曼才算正式接手。

    她做的头一件事情就是回访这些数年前接受资助的家庭。

    诚如陶曼当初想要接管的心情一样。

    她也是单亲妈妈,比普通人更能明白其中的艰苦。

    但越看,陶曼便对前负责人的工作越发不满。

    譬如说珠州目前的状况,人均收入不低,虽说单亲妈妈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辛苦,但大把的人都脱离了窘迫。

    不少还已经二婚。

    但她们还是抓着补助不放。

    而基金会也不复查,就可着第一批名单发放。

    资金池毕竟有限,不把这些人清出去,那些想要进来的人怎么办

    “陶姐你也看见了,我家虽然说比以前好点儿,但也就是能吃饱而已。”

    “我儿子还得上大学呢,我家那口子嫌弃他不是亲生的不肯出钱。”

    “我们可就指着基金会过活了,你们都是大好人。”

    女人絮絮叨叨地把陶曼送出门。

    但陶曼只是淡淡回道:“按照我留的地址寄材料来吧,通过之后会给回信的。”

    “咋就要交材料了吗,这么多年没交过。”

    对方悻悻道,见陶曼表情不对,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

    “一点儿心意,您拿着”

    “你干什么”陶曼一把挥开,拉开二人距离。

    看着女人眼底的尴尬,还有那不知所措的手,陶曼又不好说重话,只能丢下一句:

    “生活是你自己选的,好自为之吧。”

    她抓紧了包带子,头也不回的离去。

    女人名叫谢应芳,差一点点就能得到大学文凭,却在大学期间怀孕了。

    接下来便是陶曼见过的无数相同的故事。

    不肯打掉,被迫退学,对象消失

    总之这般景况都是她们错误的选择造成的。

    基金会拉了她们一把。

    陶曼理解年少时的头脑发热,和她如出一辙。

    但人不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

    明知道男人靠不住,但为了摆脱困境,又或者是一个人太辛苦,谢应芳又不停地流转在男人中间。

    短短几年,再婚又离婚。

    现在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任丈夫。

    而这一任没有离婚是因为谢应芳又生了一个孩子,才算站稳了脚跟。

    陶曼恨铁不成钢。

    多年前能考上大学,就说明不是什么蠢货。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进门时就看见谢应芳蓬头垢面的做家务。

    而她的丈夫躺在沙发上,恨不得连饭都要别人喂。

    谢应芳如今的窘境怪不了旁人。

    基金会已经仁至义尽。

    不同于起初接手项目时的热血沸腾,陶曼已经在一家家的回访中慢慢冷静下来。

    甚至可以近乎于冷漠地看待她们。

    这样才能做出最理性最客观的判断。

    她写满了一整本关于这个项目材料的修改和原则底线的制定。

    “妈。”

    陶年纶敲了敲房间门。

    实际上门一直开着,陶曼只顾着手头的事,都忘了关。

    儿大避母。

    陶年纶已经是个大小伙,他只是敲了敲门,并没有走进小小的房间。


第414章 散心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