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34章 生死存亡之秋  家父刘璋,开局我硬钢刘大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34章 生死存亡之秋第(1/2)页
夜已经深了。

    郑度、张任和黄权的年纪都不小了,也都熬不起夜了,刘循让他们都先回去休息。

    只单独的留下了诸葛亮。

    此时此刻,整座未央宫除了宦者署有两间房灯还亮着,其余殿房都是黑沉沉一片。

    刘循先让一个小太监去准备些夜宵来,然后问诸葛亮道:“孔明先生,你觉得你方才说的战法能有效果吗你说以主力从蒲坂渡过黄河北上,说句实话,朕也觉得十分的危险。”

    诸葛亮道:“陛下,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曹魏和东吴此番联兵进犯我大汉,他们一定会以为我大汉必然会将所有的兵力一部分放在关中,一部分放在益州,拼死抵抗。曹魏和东吴联兵,无论是兵力,还是钱粮,那都是远胜于我大汉的,如果我军死守潼关、武关和秭归,短时间虽然不至于兵败,但长此以往,我大汉的国力必然被严重消耗。臣下说句耸听的危言,就算守住了这一次,日后不要说中兴汉室,能不能守住当下的江山社稷,都很是难说。”

    刘循问道:“所以,你觉得我军以主力北上袭击邺城,可破解危局,是不是”

    诸葛亮想了想,谨慎的道:“至少当下无危。”

    “就算破了这一次,如果魏吴再来第二次呢”刘循道:“再来第二次,孔明先生袭击邺城的计策恐怕就不灵了。”

    “陛下,所以,度过了这一次的难关之后,就无论如何不能再让魏吴结盟,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孙权拉到我大汉一边来。”

    刘循道:“孔明先生,想将孙权和陆逊拉过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好拉,这一次就不会让他和曹魏裹到一起去。所以,你的这个办法,只能解一次的危机,不是长久之计。”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听了刘循的话也察觉到了问题所在,但是一时间他又没有好的办法。

    这时,两名小宦官各端着一碗鸡肋汤送上来。

    刘循道:“孔明先生,其实朕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不知道灵不灵”

    “请陛下赐教。”

    “吃了宵夜再说。”

    这鸡肋汤看上去没有一丝热气,但是当刘循和诸葛亮各自端起汤来,轻轻的吹开汤上蒙着的一层鸡油,立刻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吃完了鸡汤,婢女们收拾了碗筷之后,诸葛亮拱手道:“请问陛下,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

    刘循抹去了嘴角的残汤,道:“攻取并州”

    “啊”

    诸葛亮被刘循的话给惊诧到了。

    刘循接着道:“我军以一部人马佯装袭击邺城,这个时候,曹魏在并州、幽州和冀州的人马都会过来救援邺城,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军如能消灭并州的援兵是最好,反正无论能不能消灭,全军立刻北上,突袭晋阳只要将晋阳拿下,那曹魏的洛阳和邺城都将在我大汉雄师的窥探之下,就算曹魏再和东吴结盟,我大汉也将不再畏惧。只要他曹魏敢动,我就全军东出太行山,从西北两个方向威胁邺城”

    诸葛亮听了刘循的话,愣了半晌。

    因为他已经觉得自己的计策十分冒险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大汉皇帝陛下的计策竟然比自己的更冒险。

    但是,当他回过头来细想的时候,这又何尝不是一条转守为攻的妙计呢

    因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想到,当大汉被数十万,或者说是近百万联军围攻的时候,汉军竟然敢以主力反攻。

    这就正合了兵法上所说的: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就在诸葛亮还在这个局中惊诧未醒时,刘循又问道:“孔明先生,如今的太学院中,有哪些学子可堪重任”

    “重任”诸葛亮愣了愣,问道:“敢问陛下,多重的重任”

    刘循冲着所有的婢女和宦官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全部退下。

    当整个宣室殿中只剩下刘循和诸葛亮的时候,刘循放低了声音道:“如果整个凉州都乱了,朝廷不给他们发一兵一卒,只依靠他们担任的郡守类官职掌握的力量能平定十万人以上叛乱的重任。”

    诸葛亮一听这话,这一次就不是惊诧,而是惊吓了。

    刘循这话的意思已经是再明白不过了。

    凉州将有人叛乱,而且是十万人以上的叛乱。

    此时的大汉王朝,北有曹魏大军压境;南有孙权虎视眈眈;诸葛亮没有想到,在西面竟然会有十万人以上的叛乱

    事态之严重,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冷汗从诸葛亮的额头渗出


第0234章 生死存亡之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