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3章 李邦华抵达南京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 李邦华抵达南京第(1/2)页
十五天前,八月初七。
    眼看秋闱将至,内阁首辅李邦华只在扬州逗留了一天便乘船前往应天府。
    临走前,李邦华面见了新任扬州知府张煌言。
    李自成攻凤阳时张煌言筹饷有功,接替前任知府任民育的差。
    严格来讲张煌言并没有功劳。
    但是在南京朝臣的举荐下,愣是将他推上了扬州知府的位子。
    史可法想拦也没能拦住,只能接受了这个事实。
    南京朝臣举荐张煌言的目的为了害他,而不是帮他。
    现在朝廷正在追查赋税欠款,南直隶扬州府偷逃赋税的人非常多,这儿的差事最难办。
    他们巴不得张煌言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阁老,您找我”张煌言走进船舱后对着李邦华深施一礼。
    “坐”李邦华指着桌子旁边的凳子。
    “在前辈面前,晚辈站着就行。”张煌言在此深施一礼。
    李邦华盯着张煌言的脸看了一会,哈哈一笑:“不愧是陛下看中的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说话不卑不亢,谦虚谨慎。”
    “人才,人才啊。”
    张煌言浑身一震:“阁老的意思是陛下知道我”
    不能怪张煌言震惊。
    就好比一个新入职的年轻人突然从公司总经理那里得知,董事长不但知道他的名字,还十分关注他。
    激动是在所难免的。
    “何止知道,陛下在我临行前刻意嘱咐过,让我多带带你这个年轻人。”李邦华笑着说道。
    “那有劳阁老了”张煌言再次对着李邦华深施一礼。
    “不必多礼,知道老夫找你来所为何事吗”李邦华问。
    “晚辈不知。”
    “最近什么都不要做。”
    “什么”张煌言愣住了。
    他盯着李邦华的脸,试图找出他表情上的破绽。??
    李邦华这种级别的老狐狸当然不会给他机会,所以张煌言一无所获。
    张煌言无奈之下只能问道:“阁老此番南下是奉旨赈灾和追缴赋税欠款的,可是阁老让晚辈什么都别做,晚辈不懂阁老为何让晚辈抗旨不遵。”
    他怕李邦华坑他。
    朝廷的旨意是让地方官追查赋税欠款,而李邦华让他什么都不要做。
    这种违背朝廷旨意的话让他很不理解。
    “因为扬州不能乱。”李邦华捋着下巴上的胡须,表情平静如水。
    “乱”张煌言更不懂了,“能怎么乱”
    “农民不种地,灶户不煮盐,士兵不守城,商人不运货物,纤夫不拉纤,学生不读书科考,官员不办公”李邦华眯着眼,望向船舱外面。
    “这岂不是天下大乱了”张煌言震惊的无以言表。
    “乱就乱吧,大明朝的弊病非一剂猛药可以医治。老夫之所以说扬州不能乱,是因为扬州是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这里一旦乱了,漕运就会收到影响。漕运一乱,北方边军的粮草就会出问题。”
    “你懂老夫的意思吧”
    张煌言恍然大悟:“晚辈明白了,多谢阁老指点。”
    “你放心,老夫不会害你。”李邦华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封密信递到张煌言手,你收好了。”
    张煌言毕恭毕敬地接过公文,小心翼翼地的拆开信封,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
    确定内容无误后,张煌言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
    这年头干什么都要留痕迹,否则事到临头根本说不清。
    交代完张煌言后,李邦华乘船离开扬州。
    钦差队伍的船队先顺着运河抵达长江,然后逆流而上直奔南京。
    走了还没二里路,船队前方出现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
    战船上插着大明国旗和操江水师的旗号。
    是操江水师提督刘孔昭。
    操江水师见李邦华钦差队伍到来,立刻向南北两侧移动,将中间的水路让了出来。
    紧接着,两边的战船上响起了锣鼓声。
    咚咚锵锵的声音让整个江面瞬间热闹起来。
    李邦华见状脸色一寒:“快,快停船。然后给对方打旗语,让他们将所有战船移到长江南侧,钦差船队从长江北侧通过。”
    “阁老这是为何呀现在东风大作,正是行船的好时候。要是错过这阵风,得多耗费半天时间才能到南京。”同船的兵部左侍郎张伯鲸说道。
    “不合礼制我等虽为钦差,但是随行护送的兵员有数量限制。如果加上刘孔昭派来的这些人,咱们就超人数了。”
    “如果不停船的话,太子在见到老夫前会先见到弹劾老夫的题本。”
    张伯鲸先是一愣,然后急忙命船夫停船。
    钦差船队停船后,刘孔昭的操江水师并没有停止奏乐,而是一边敲锣打鼓


第483章 李邦华抵达南京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