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4章 家访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4章 家访第(1/2)页
八月二十八午后。
    南京秋闱结束的同时,远在北京的崇祯收到了一封六百里加急密信。
    信里记录了李邦华到达南京的所作所为。
    崇祯看完之后有些不高兴。
    他不高兴的原因并非李邦华杀了一个李实,而是嫌李邦华只杀了一个李实。
    换做是他的话,南京勋贵和朝臣至少得死两位数。
    崇祯将密信甩给身边的王承恩并问道:“李实是谁的人”
    王承恩先是捡起地上的密信,然后急忙回答:“回皇爷的话,是高时明的人。”
    “高时明”崇祯轻轻念着这个名字。
    高时明从去年三月份就一直奔波,直到今年端午节前后才返回京师。
    回到京师后他大病了一场,到现在病还没好利索。
    对于高时明的忠心,崇祯还是非常认可的。
    但是对于他用人的能力,崇祯表示怀疑。
    此时王承恩也已看完了密信,他低着头站在崇祯身边不知所措。
    崇祯站起身在大殿中走了一会,对着王承恩说道:“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的缺就由你来安排吧。”
    王承恩先是一惊,随后心中大喜。
    这代表什么
    代表皇爷要给他真正的实权了。
    此前他虽然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但权力只限于皇宫内。
    出了皇宫不,他出不去皇宫。
    但是
    一旦有了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的人事权,他的权力便可以在宫外落脚生根。
    有了权,便有了钱。
    在王承恩愣神的时候,崇祯开始嘱咐:“朕有三点要求。”
    “奴婢洗耳恭听”王承恩双膝跪地,炽热的脑门与冰凉的地砖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一,可以小贪,绝不能大贪。”
    “二,不要扰民,更不要影响当地官员治理地方。”
    “三,做好朕的眼睛。”
    听完这三个要求后,王承恩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放松,他跪在地上砰砰砰磕头保证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会管好下面的人。”
    崇祯的要求看似不高,实则不低。
    仅第一个要求,一般人就很难做到。
    在那个缺乏监督且充满人情世故的年代,贪腐是无法避免的。
    举一个例子。
    甲举荐乙外派当差。
    乙为了报答人情,逢年过节得给甲送礼才行,否则在别人眼里会成为白眼狼。
    送礼需要钱。
    如果不贪腐的话,仅凭他们的那点俸禄只能从南京带两袋土回来。
    所以说贪腐是无法避免的。
    官员在御史的监督之下会收敛许多,太监就不同了。
    没人监督他们,做事全凭良心。
    崇祯觉得既然无法避免贪腐,就只能限制贪腐的规模了。
    得到王承恩的口头保证后,崇祯站起身往殿外走。
    勇卫营和锦衣卫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护送着銮驾出了皇城朝城西一座府邸行去。
    大明朝工部兼礼部尚书范景文的家:范府。
    崇祯来这只有一个目的:给范景文站台。
    李邦华离京南下,范景文暂时接替内阁首辅的工作。
    其余各部官员有的会配合支持,有的则会暗快速掌握实权并融入到工作中去,崇祯决定家访。
    这种作秀行为等于明确告诉六部官员,他非常支持范景文,让他们不要搞小动作。
    銮驾刚出皇城,太监们便将消息告诉了范景文,让他做好准备。
    随后一队锦衣卫冲入府中快速搜查一番,确定没有危险后原地站立,负责警戒。
    范景文一家人则早早站在府门外,准备迎接崇祯的銮驾。
    銮驾拐进街角来到范府门前时,范景文一家人同时拱手,口中高呼万岁。
    大明朝皇帝出游,庶民围观迎驾时无需跪拜,只行拱手礼即可。
    这一点可以从记录明朝皇帝出行的画作中找到证据。
    到了满清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强化奴性思想,才开始强迫百姓下跪。
    崇祯是来范景文家里做客的,身为客人当然不能让主人下跪。
    所以他提前让太监嘱咐范景文,一定要行拱手礼。
    崇祯走下銮驾对着范景文和他的家人回礼,然后迈步走进范府前厅。
    一番客套后,


第494章 家访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