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0章 攻守易势之战(下)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0章 攻守易势之战(下)第(1/2)页
明朝末期,边军骑兵阵型大致有两种。
    这两种阵型的发明者分别是戚继光和孙承宗。
    以单个骑兵营为例。
    戚继光的骑兵营十二人为一小队,三个小队为一旗队,三个旗队为组成一个百人队,设百总。
    四个百总上设一名把总,两个把总上面设一名千总。
    一个骑兵营共有左,中,右三个千总。
    三个千总下面的骑兵武器略有不同,分纯队和花队。
    纯队的意思是所部兵马配备了相同的武器。
    花队指所部兵马分别配备了不同武器。
    戚继光十二人的骑兵小队队长配背旗一面,旗杆一根,一把戚家刀,一张弓,两条弓弦外加三十支箭。甲胄及其他辅助装备不再赘述。
    小队长下面的左右伍长不配弓箭,只携带戚家刀和鸟铳。
    鸟铳的弹药补给量非常大,有三百颗铅弹和对应的火药,另外还有五根备用火绳。
    伍长下面有快枪手,镗钯手,刀棍手和大棒手。
    快枪手加长版三眼铳不配弓箭配腰刀,刀棍和大棒手不配腰刀配弓箭。
    镗钯手则是既不配腰刀也不配弓箭,而是随身携带六十支火箭,遇到敌人后将火箭架在镗钯上作为远程武器使用。
    孙承宗的骑兵营简化了许多,以二十五人为一队,一半用火器一半用弓箭。
    火器以三眼铳为主。
    理论上来讲戚继光的骑兵阵型更好,不但进可攻退可守,甚至能打攻坚战。
    但是
    这种骑兵阵型需要大量的时间训练磨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明末战事频繁导致士兵伤亡增加,朝廷不会给新兵那么长的时间和精力训练,所以这种阵型跟着戚家军一起陨落了。
    孙承宗的骑兵阵型简单易学,逐渐成为了明军边军主流阵型。
    李性忠的骑兵使用的是孙承宗的阵法。
    正在逃跑的明军听到三眼铳后,立刻抬头。
    士兵们看向小队长,小队长看旗总,旗总看百总,百总看把总,把总看千总。
    在几位千总的注视下,李顺祖中军大旗在原地兜了一圈,然后加速冲向来时的方向。
    千总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
    紧接着把总,百总等大小将领迅速跟了上去。
    普通士兵见上司带头冲锋,立刻催动胯下战马跟了上去。
    数千匹战马后腿蓄力,姿态由狂奔变为刹停,然后身子跟着马头一转,完成了调头的动作。
    “杀”嘈杂的喊杀声淹没了整个战场。
    白文选还没纳过闷来就看到明军骑兵反攻了。
    前一刻还溃不成军的明军,后一刻就在小队长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个小的骑兵阵型。
    这些骑兵保持着阵型快速冲入大西骑兵中间,与大西军战在一起。
    白文选的骑兵阵型很快被明军冲垮。
    骑兵没有阵型就没有进攻能力。
    在明军有组织有纪律的进攻下,大西骑兵很难对明军产生有效的杀伤。
    攻势不对等的情况下,大西骑兵有溃败的迹象。
    聪明一些的士兵瞅准时机转身就跑。
    “有人当逃兵了有人当逃兵了”看见的士兵纷纷大喊起来。
    战场上喊杀声大作,局面混乱不堪,这些话根本传不到白文选耳朵里。
    其实就算传到他耳朵里,白文选也没有办法应对。
    怎么应对
    临阵脱逃按律当斩
    敌人都杀不完,更没有闲置的兵力去杀自己人了。
    “站住,不许当逃兵”
    “回来,快回来”
    “头,李老八当逃兵了王老五也当逃兵了”
    “有人管没人管没人管了是不是啊”
    “没人管哼老子也不伺候了”
    战场上形势风云突变。
    大西骑兵一触即溃,纷纷向后败退。
    正在后面追击的大西步兵顿时傻了眼。
    因为冲向他们的不是敌人,而是战友。
    挡还是不挡
    步兵阵中的孙可望遇到了李定国曾经遇到过的情况。
    当时的李定国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下令将逃兵射杀在阵前。
    现在轮到他做决定了。
    此时的孙可望犹如蜘蛛网上的飞虫,无法挣脱选择的痛苦,却又渴望找到一条出路。
    就在他举棋不定间,白文选的骑兵溃逃至他面前。


第500章 攻守易势之战(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