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6章 商税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6章 商税第(1/2)页
历代王朝为何重农抑商
    原因有很多。
    如经济因素,社会稳定因素,阶级概念,价值观影响等。
    除了这些还有一条重要原因:税收。
    农民以地为生,无论收成如何地都摆在那里。
    地不动,农民也动不了。
    朝廷随时都能派人去征收赋税。
    经商就不一样了。
    商人们走遍大江南北,行踪飘忽不定。
    再加上当时社会的局限性无法从生产环节征税,只能从运输和销售环节征税。
    一般情况下有三种商业税,分别是过税,门税和坐税。
    过税是当地官府设卡向商队征收的税,可以简单理解为地方关税。
    明代的过税叫钞关。
    天启元年时全国钞关收入为五十二万两白银,比万历二十五年的三十三万两白银增加了近二十万两。
    魏忠贤得势时为了笼络南方官员和他们背后的商人,减免了大量的过税。
    第二种商税是门税。
    门税顾名思义是进城门的时候要缴纳的税。
    地方官府会根据商人携带的货物量和货物价值,征收相应数额的税。
    交了税之后官府会给商人发凭证,拿着凭证就可以城中合法的卖货。
    第三种坐税是门税的另一种形式。
    有些商人携带的货物量大,在一个县城肯定卖不完。为了不多交税,商人们会和官府约定此次进城售卖货物的数量。
    如此行携带了一千件棉衣,想卖二百件就交二百件的税。
    出城时官府会查验货物数量,多卖了就要补税或者接受罚款。
    门税和坐税都由地方官府把控,崇祯的手够不到。
    唯一能管的只有过税。
    邮驿司设立的目的是将全国过税统一征收,把地方官府的权力转移到朝廷。
    皇帝一张嘴,六部九卿跑断腿。
    邮驿司的事虽然定下来了,但是需要各部尽快商议拟定负责的官员。同时还要和地方官府通气,保证新衙门成立后能顺利运转起来。
    目送着范景文和方岳贡两位老狐狸离开后,崇祯在大殿里又看了一会顿觉索然无趣。
    天黑前他回到了乾清宫,随后去坤宁宫吃饭并与皇后彻夜长谈。
    次日一早,殿试时间到了。
    考生们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第一次来皇城,看什么都新鲜。
    皇宫屋檐上的琉璃瓦,支撑大殿的柱子,木料考究做工精致的门窗,奇花异草,以及他们脚下的“金砖”。
    紧张是怕自己考不好,影响未来的前途。
    前面带队的礼部官员一边走一边嘱咐:“本官知道你们都是第一次来皇城,看什么都新鲜。”
    “皇城有皇城的规矩,这里的摆设可以看,但是目光要快看快收,不能盯着一个地方发呆,更不能四处乱看,懂了吗”
    “学生听懂了。”一众进士们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穿过皇极殿和中极殿旁边的小门,一行人来到建极殿前面。
    看着威严高耸的大殿,考生们畏惧之心油然而生。
    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下,考生们分列于丹墀的两侧,面北背南站立。
    丹墀指宫殿前面的空地,这里没有屋檐覆盖且多涂红色,故称为丹墀。
    丹墀上泽站着四个身穿大红官服的锦衣卫。
    他们的衣服上饰有金丝龙凤图,袖子上有绣花,下摆呈现出荷叶的形状,腰间的蓝色锦带上挂着绣春刀。
    这四个人左手扶刀,右手分别拿着一条黄色丝线编成的鞭子。
    手握的这头有柄,柄用木头雕刻成龙头样式,贴金为饰。
    文武百官比考生们到场早,他们穿着朝服站在考生们前面,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没办法不高傲。
    毕竟他们是过来人,当初那些站在前面的官员也摆出了一副高傲的姿态。
    “升殿”鸿胪寺官员用浑厚地声音喊了出来。
    鸿胪寺官员话音刚刚落下,四个手持金色鞭子的锦衣卫同时挥舞鞭子。


第546章 商税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