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只为狂人而写 · 二第(1/2)页
这里对自杀者所说的一切,当然都只是表面上的,亦即请认为这是心理学,也就是一部分的物理学。如果从形而上学来看,事态就有不同,会更为明确。根据那样的观察,“自杀者”是认为个体化乃是罪恶的人。他们认为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自我完成和表现,而是自我的解体,使自我返回母性,返回神,返回全体。具有这种性质的人,有很多人完全不可能有一天会实际犯下自杀,因为他们深刻认识到那个罪恶但是对我们来说,他们也还是自杀者。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死”中才有自己的救赎,而不是在“生”中。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做好了返回的准备,随时可以抛弃、丢舍、消灭自己。
正如一切力量都可能变成柔弱那样不,有时候是不得不变成柔弱,相反的,典型的自杀者外表上的柔弱,经常会变成力量,变成支柱。事实上那样的情形实在太多了。荒原狼哈利也是其中之一。他和与他同类的无数人一样,前往死的道路随时都为自己敞开的想法,并不单只是青春期忧郁的幻想游戏而已,并且还从那想法中建立起了安慰与支柱。的确,正如他那一种类所有的人那样,每次一受到冲击或痛苦,每次一陷入恶劣的生活状态,他立刻就会唤起想以死来解脱的愿望。不过他慢慢地从这个倾向中,创造出对生有用的哲学,和那个紧急出口随时都敞开的想法亲近的结果,给了他力量,让他涌现出好奇心,想把痛苦和恶劣状态都尝个透彻。每次他碰到真正悲惨的遭遇,经常会带着狂喜和一种不怀好意的喜悦,觉得“我怀着好奇心,想看看人到底可以忍受到什么程度。如果达到忍耐的极限,我只要把门打开就行了。那样我就可以逃出去了”。事实上有非常多的自杀者从这样的想法中汲取到异常的力量。
另一方面,自杀者也全都习惯和自杀的诱惑搏斗。每个人都在灵魂的某个角落熟知自杀虽然确实是逃避的方法,但其实只不过是有些悲惨的非法紧急出口罢了,比起死在自己手中,还是打倒生活要更为高贵、美丽。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良心愧疚产生这种愧疚的泉源,和所谓自慰者的良心愧疚是相同的所以大多数的自杀者都能不断和那个诱惑搏斗下去。他们像有偷窃癖的人和那个恶德搏斗那样地搏斗下去。荒原狼也熟知这个搏斗。他使用各种武器去搏斗。终于在47岁时,获得了一个相当有趣、幽默的构想。这个构想经常让他感到安慰。他把第50次的生日定为实行自杀的日子。他自己决定依照那天的心情,要不要利用紧急出口完全不受限制。对现在的他来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即使生病,即使会变得身无分文,即使会碰到最痛苦最悲惨的遭遇,万事都有期限了。万事顶多只是这数年岁月的事情,那日数一天一天在减少实际上现在各种心烦的事情都变得更容易忍受了。以前那些事情烦他烦得更深切、更久,甚至把他的根基都烦得动摇了。每次基于某些理由让他变得特别不舒服,每次在他那荒废、孤立和野性化的生活中又加上特别的痛苦或损失时,他就向痛苦说:“等一等,只剩两年而已,到时候我就可以统治你们了”并且他也很喜欢沉迷在这样的幻想中在第50次的生日早晨,应该会送来信和贺词吧在那段期间,我一定会使用刮胡刀和所有的痛苦告别,漂亮地关上人生的门扉。到了那时候,骨头里的痛风和忧郁、头痛、胃痛应该就会知道自己无处可去了。
这里应该说明荒原狼的个别举止,也就是回溯那个根本原则去了解他与小市民生活的独特关系,以及那种关系是怎样显现出来的。由于这是自然而然变成那样的,所以我们先从他对“小市民事物”的关系作为出发点。
荒原狼不知道什么是家庭生活,也没有社会式的名誉和野心,所以他依照自己的见解,完全处在小市民世界外面。他感觉到自己是个彻底孤立的人。感觉到自己有时候是个怪人、生病的隐士,有时候是个具有非凡天才素质、超越平凡生活狭小规范的个人。刻意地轻视小资产阶级,为自己不是小资产阶级感到骄傲。不过在许多方面,他过的是彻底的小市民生活。他银行里有存款,也接济穷亲戚。虽然不修边幅,但并不显得难看,也没有奇装异服。他试着要和警察、税务局等类似的公权力好好妥协过着日子。另外,暗地里的强烈憧憬不断把他向小市民的小世界、整洁的小庭院和打扫得晶亮发光的楼梯、具有秩序和彬彬有礼的严谨气氛的宁静、高雅家庭吸引过去。他喜欢犯下小小的恶德和脱离常轨的行为,以及感觉到自己从小市民当中走失了,是个怪人或者天才。但话虽如此,他却从来没有在不具备小市民性的生活领域中住过、生活过。他在掌权者或特别出类拔萃的人的空气中,以及
论只为狂人而写 · 二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