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子张篇第十九  论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张篇第十九第(2/2)页
译文

    子游说:“居丧能充分表达哀情就可以了。”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说是难能可贵的了,但还没有达到仁。”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1,难于并为仁矣。”

    注释

    1堂堂:形容容貌仪表壮伟。或说形容为人高不可及,不平易亲近。今从前说。

    译文

    曾子说:“子张仪容堂堂,难于和他共行仁道啊。”

    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1,必也亲丧乎”

    注释

    1致:竭尽。这里指真情不能自已而尽其极。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没有自己竭尽其情的,如有,一定是遇到父母去世的时候吧”

    191,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注释

    1孟庄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速。其父仲孙蔑,即孟献子,也是鲁国大夫,有贤德。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行孝,别的方面还可做到,而他不换父亲所用的人,不变父亲所实行的政事,这是很难做到的。”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1,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注释

    1阳肤:曾子学生。

    译文

    孟氏命阳肤任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不按道行事,民心离散已久。如果你审知犯罪实情,应该哀悯他们,而不要高兴自己的明察”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1,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

    1纣:商朝末代君王。

    2下流:地势低下的处所。比喻恶名归集的地位。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也不像如今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不肯居于下流之地,以致天下的恶名都归集到他身上。”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犹如日食月食。有过失的时候,人人都能看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1:“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

    1公孙朝:卫国大夫。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得的”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流失,就存在人世。贤者认识到它的大处,不贤者只知道它的枝节。没有一处不存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能学习又哪里有固定的传授之师呀”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1:“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2,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3,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4。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5,不亦宜乎”

    注释

    1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谥号武。

    2宫墙:围墙。

    3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七尺,或说八尺。

    4官:房舍。

    5夫子:指叔孙武叔。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中对诸大夫说:“子贡比仲尼更优秀。”

    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

    子贡说:“就用围墙作比方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人们可以直接望见墙内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高达数丈,不找到大门进入,就不能看到宗庙的华美和房舍的富丽。而能找到大门的人或许不多吧。那位先生这样说,不也是自然的吗”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

    注释

    1多:通“祇”,不过。

    译文

    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其他贤者好比是丘陵,还可以逾越。仲尼好比是日月,不可能逾越。即使有人自己要与日月决绝,那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这只是显出他的不自量罢了。”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不过是恭谦吧,难道仲尼真比你优秀吗”

    子贡说:“君子可由一句话显出他的聪明,也可由一句话显出他的无知,所以出言不可不谨慎啊。我的老师是不可企及的,犹如天不可用阶梯攀升一样。如果我的老师得国为诸侯,或得封邑为卿大夫,那真如我们所说的,教百姓立身于世,百姓就会立身于世;引导百姓,百姓就前行;安抚百姓,百姓就来归附;鼓动百姓,百姓就齐心协力。他生而享有尊荣,死而令人哀痛,他怎么能够企及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