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十一 · 告子上 · 六  孟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十一 · 告子上 · 六第(1/2)页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1,则民好善;幽、厉兴2,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3。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

    1 文、武:即周文王、周武王,是周代的两个圣王。

    2 幽、厉:即周幽王、周厉王,是周代的两个暴君。

    3 微子启:商纣王庶兄,名启。曾屡次劝谏商纣。周灭商后,称臣于周,后被封于宋,为宋国始祖


卷十一 · 告子上 · 六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