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十一 · 告子上 · 六  孟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十一 · 告子上 · 六第(2/2)页
。王子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商纣,被剖心而死。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的本性没有善和不善的问题。有人说:人的本性可以让它善良,也可以让它不善;因此,周文王、周武王当政的时候,百姓就趋于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政的时候,百姓就趋于残暴。又有人说:有本性善良的,有本性不善良的;因此,有尧这样的圣人做君主,却有象这样恶劣的百姓;有瞽瞍这样的坏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好儿子;有商纣这样恶劣的侄儿,而且身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如今您说人本性善良,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

    孟子说:“从人的天赋资质来看,是可以使它善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良。至于有些人做坏事,不是天赋资质的错。同情心,人人有;羞耻心,人人有;恭敬心,人人有;是非心,人人有。同情心即是仁,羞耻心即是义,恭敬心即是礼,是非心即是智。仁、义、礼、智,不是外人教我的,是我原本就有的,只是没深入思考过罢了。因此说:一经探求就会得到它,一加放弃就会失掉它。人们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不能全部发挥出人的天赋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养万民,事物都有法则。百姓把握常规,喜爱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一定是个了解大道的人啊因此,有事物便有其不变的法则;百姓把握了它,所以喜欢美好的品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