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次级贷款CDO:浓缩型资产毒垃圾第(2/2)页
机构,其中就包括很多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和政府托管的各种基金。但是“中级品”就没有这么容易出手了。投行们虽然费尽心机,穆迪和标普们也不肯为这两种“浓缩型毒垃圾”背书,毕竟还有个“职业操守”的底线。
如何剥离烫手的“浓缩型毒垃圾”呢投行们煞费苦心地想出了一个高招成立对冲基金
投资银行们拿出一部分“体己”银子敲锣打鼓地成立了独立的对冲基金,然后将“浓缩型毒垃圾”从资产负债表上“剥离”给独立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则以“高价”从“本是同根生”的投行那里购进“浓缩型毒垃圾”资产,这个“高价”被记录在对冲墓金的资产上作为“进人价格”enter price。于是投资银行从法律上完成了与“浓缩型毒垃圾”划清界限的工作。
幸运的是,2002 年以来美联储营造的超低利率的金融生态环境滋生了信贷迅猛扩张的浪潮,在这样的大好形势卜房地产价格5年就翻了一番。次级贷款人可以轻松得到资金来保持月供的支付。结果次级贷款拖欠的比率远低于原来的估计。
高凤阶对应着高回报,既然高风脸没有如期出现,高回报立刻为人瞩目。市场相对于其他证券市场交易量要冷清得多,“毒垃圾”很少在市场上换手,因此没有任何可信息可供参照。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允许对冲基金把内部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作为资产评估标谁。对于对冲基金来讲,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经过各家自己“计算”,20的回报率不好意思说出口,30难以向别的基金夸口, 50难登排行榜,100也不见得能有曝光率。
一时间,拥有“浓缩型资产毒垃圾”的对冲从金红透了华尔街。
投行们也是喜出望外,没想到啊没想到,持有大量“浓缩型毒垃圾”的对冲基金成了抢手货。由于抢眼的回报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人伙对冲基金,随着大量资金涌入,对冲基金竟然成了投行们的生财机器。
对冲基念的基本特点就是高风险和高杠杆运作。既然手中的“浓缩型毒垃圾”资产眼看着膨胀起来,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高倍杠杆也对不起对冲基金的名头。于是,对冲基金经理来找商业银行要求抵押贷款,抵押品嘛就是市场上正气红的“浓缩型毒垃圾” 。
银行们对作为抵押品,然后发放贷款继续创造银行货币。注意,这已经是银行系统第n次用同样的按揭的一部分债务来“偷印假钱”。
对冲基金向银行抵押贷款的杠杆比率为515倍
当对冲基金拿到银行的钱,回过头来就向自己的本家投行买进更多的,投行们再乐颠颠地完成更多毒垃圾bs债券到的“提炼”, 在资产证券化的快速通道中,发行次级贷款的银行于是更快地得到更多的现金去套牢越来越多的次级货款人。
次级贷款银行负责生产,投资银行、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负责深加工和销售,资产评级公司是质量监督局,对冲基金负责仓储和批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养老基金、政府托管基金、教育基金、保险基金、外国机构投资者就成了资产毒垃圾的最终消费者。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则是流动性全球过剩和贫富分化。
一个完美的资产毒垃圾生产链就这样形成了。
美国财政部的统计是:
2007年第一季度发行了2000亿美元的。
2006年全年发行了3100亿美元的
2005年全年发行了1510亿美元的
2004年全年发行了1000亿美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