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3 拯救宿敌巴林银行  货币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3 拯救宿敌巴林银行第(1/2)页
0年代,南美洲异军突起,以其丰富的矿产和自然资源巴西的咖啡和橡胶,智利的磷矿和铜矿,阿根廷的铁矿为基础和后盾,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其中阿根廷风头最劲,在南美洲一枝独秀。南美各国都在迅速扩张工业,产能和经济数字不断创造历史记录。以巴林银行为首的英国银行持有巨量南美各国的债券。巴林银行持有最多的是阿根廷的债券,罗斯柴尔德则看好巴西。

    年时,执掌罗斯柴尔德伦敦银行的奈提罗斯柴尔德开始陆续发表他对阿根廷的担忧:“阿根廷经济发展过热。”“阿根廷的实际经济增长已不能支撑它的负债水平。”进而预言“阿根廷的资本市场将出现崩盘,而这场危机会迅速殃及其他国家。”

    两年以后的90年,阿根廷的经济泡沫破碎,爆发经济危机,其债券如雪崩般贬值。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巴林银行。由于阿根廷债券巨幅贬值,加上俄国政府雪上加霜地突然大量抽走在巴林银行的存款,巴林银行连遭重创,现金流干涸,顿时陷于破产边缘。

    英格兰银行立刻发起对巴林银行的救援,呼吁各大银行共同出手拯救巴林。奈提罗斯柴尔德立刻给予了积极的口头响应:“如果巴林银行倒下的话,绝大多数伦敦的金融机构都要随之崩溃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防止灾难发生。”当巴林危机愈演愈烈,罗氏伦敦银行在一个月内两次紧急从巴黎分行抽调相当于200万英镑的资金和100万英镑的黄金,以助英格兰银行应付资金短缺。

    救助巴林银行的时间紧迫到以小时计算,英格兰银行把众银行巨头召集起来,督促救援方案。巴林的命运一次又一次落到罗斯柴尔德手中。奈提多次在紧急会议上犹豫不决,提出需要“征求其他兄弟的意见”。在另一银行巨头科瑞决定加入救援后,英格兰银行急不可耐,不断向奈提施压:“没有你,我们也必须继续拯救巴林银行了。”终于,奈提极不情愿地首肯了。


2.13 拯救宿敌巴林银行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