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9 旧梦 · 二第(2/2)页
“这个长长的城市沿着广阔的大西洋而建,浪潮翻飞至玛索大道上,模糊了车辆的挡风玻璃。一度是贵族豪门的廊柱如今已斑斑驳驳,黄的、灰的、红的,有如饱受侵蚀的礁岩。一面形体模糊、脏污褪色的古纹章,立在一家寒碜的旅馆门口;夜总会的百叶窗漆着俗丽鲜艳的颜色,以免受到盐分与温度的摧残。往西看,新市镇的钢筋骨架摩天大楼比灯塔还高,直入清朗的二月天空。这城市适于游览而不宜久居,但它是伍尔摩初恋的城市。他的爱是一出悲剧,他却坚守不渝。时间为那场战役添加了诗意,而梅莉宛如悠悠古垒上的一朵小花,见证着当年惨烈的历史。”
这些描述时至今日仍然贴切。哈瓦那市区可分成三个区域:旧城区、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旧城区以及稍微年轻一点的中央区都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旧梦安达卢西亚式的露天中庭,复杂鲜艳的色彩,满世界的雕梁画栋;新城区是一场美国式的旧梦几何与直线打造的高楼简洁方正,现代主义实用至上,那是“昂首阔步走向现代化”的底气。
还有游离于建筑和色彩之外的另一场旧梦。那是几十年前的中国梦。
即便是没有真正经历过那个计划经济年代的我,也能从古巴的街头巷尾发现令人惊讶却倍感熟悉的影像和气息,那是长辈的回忆,书本上读到过的信息,以及属于童年时代的模模糊糊的影子。
第一个冲击是排队。到处都在排队。所有人都在耐心地排队。机场出关处,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古巴侨民排成令人叹为观止的长队等待报关税,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从美国带来了全新的各种电器送给古巴的亲戚朋友们;电信局外面是等待交电费的一条条长龙;供销社、银行、找换店、以本地比索标价的餐厅、甚至是卖热狗和冰淇淋的小摊所有的地方好像都有一大群人在排队头顶着烈日,可是毫无怨言地排着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