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9 旧梦 · 四第(1/2)页
在古巴吃本地比索的食物,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他们的汉堡和三明治看起来一模一样,都是两块皱巴巴的面包夹着一块干瘪的没有肉汁也没有酱料的肉,最多加一块奶酪,连一片多余的菜叶都没有。本地人吃的比萨多半是没有肉的,一个个圆形的小奶酪撒在一块铺了番茄酱的面饼上便是全部了。我尝过一次,那滋味叫人永生难忘奶酪完全没有奶的味道,面饼好像是空心的,轻飘飘,软塌塌,吃完两个小时之内肯定又饿了可是即便是这样的东西也有很多人排队去买。就像古巴本地产的冰激凌,奶味不足又甜得过分,然而价格便宜,又因为古巴人的“冰淇淋情结”,最有名的国营雪糕店ppeia门口的队伍长得可以绕过几个街口,令外国游客瞠目结舌。等待在古巴变成了一种文化,人们早已习惯了等待,等待的过程中和陌生人搭话,和熟人八卦家长里短,结识新朋友几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以前我总觉得,作为一个贫穷的国家,就算你把外国游客当肥羊宰,但假如我们带来的旅游收入有助于改善古巴当地人的生活水平,那我也心甘情愿。可是古巴政府大力推广旅游业以及这随之而来的“一国两币”制度,却似乎并没有给普通民众带来什么好处。政府仍然维持粮食分配的制度,每人每月可以分配到基本的粮食,比如大米、豆子、面包、糖、油之类,可是分量实在太少,绝对不足以应付一个月,比如大米和食用油,大概不到一周就见底了。粮食不够便需要在市场上购买,然而使用本地比索的市场所供应的物资少得可怜,使用cuc的市场倒是物资充足,普通民众唯有兑换cuc来购买进口货品。可是一般人的工资只有十几个cuc,又怎能负担得起这样的高消费若是有海外亲友的外汇接济,生活尚可维持,可若仅靠工资度日,便会捉襟见肘了 。
“一国两币”使得古巴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谁拥有外汇,谁便拥有特权,可以享用更多的物资。本来就比别人享有更多特权的人,能够与领导层搭上关系的人,便有更多的门路可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如此看来,cuc的存在实在与社会主义精神相悖。
PART9 旧梦 · 四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