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连这个都会?!不可能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连这个都会?!不可能第(1/2)页
第126章梅殷竟然连这个都会?!不可能!
    武英殿里,随着朱元璋一句刘先生病已经好了,应该让太医给胡惟庸的话说出之后。
    气氛陡然之间,便降到了冰点!
    心中本就有一些忐忑的胡惟庸,在听到朱元璋说出来的这话后,顿时如坠冰窟。
    整个人都呆愣了!
    朱元璋所说出来的这话,对于胡惟庸而言,杀伤力实在是太强了!
    简直是强到了没边!
    这一句话说出,里面的含义实在是太多了!
    其中最让胡惟庸感到难受的一件事便是,他费尽心思弄出来的、针对刘伯温的死局宣告破裂。
    刘伯温竟然真的从这必死的局面里,逃了出去。
    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这可是他精心布置下来的死局,谁都解不开!
    刘伯温必死无疑!
    结果现在,却偏偏就出了这么大的漏洞!
    刘伯温这狗东西,莫非真有那么大的才能?
    一个看上去明明将要入土的人,真的就这么难缠?
    令胡惟庸感到震动,惊慌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一项。
    更为重要的,他是从朱元璋的这些话里,听出来了另外的一层意思。
    那就是朱元璋对自己,升起了强烈的不满。
    什么叫做应该让太医,给自己治治病?
    之前自己可是提出刘伯温已经病了,需要让太医去医治。
    那就是要把刘伯温给绝杀了。
    可结果现在,上位竟然把这样的话,对自己说出来了!
    这……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上位准备把自己给弄死了!
    “上位!”
    胡惟庸直接就给朱元璋跪下了。
    不得不说,胡惟庸的反应真没得说。
    虽然脑瓜子嗡嗡响,被这突如其来的,完全出乎预料的状况,给打的措手不及。
    却能迅速的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没有把相权彻底拿到手中之前,胡惟庸的身子骨是真的软。
    “上位,臣错了。
    “这……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胡惟庸跪下之后,就对朱元璋认错。
    然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对于到底发生了什么,胡惟庸这个时候,是特别的想知道。
    毕竟此番所发生的事情,把他整个人都给整懵了。
    任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刘伯温来见了一趟朱元璋,朱元璋就跟着他去了宫外。
    再然后,回来后的朱元璋,态度就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提起刘伯温时不再是咬牙切齿,双目喷火,一副恨不得将刘伯温给生撕了的架势。
    反而开始称呼起了刘伯温为刘先生。
    虽然只是一个称呼的转变,可这里面,却已经透露出来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了。
    胡惟庸很清楚,朱元璋是在什么时期,才称呼刘伯温为刘先生的。
    那时大明还没有建立,朱元璋对刘伯温很是倚重。
    朱元璋提起刘伯温时,已经多年没有称呼过刘先生了。
    结果现在,却又一次的称呼起了其为刘先生。
    这里面所蕴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眼前所发生的这些,已经足可以说明,他这次针对刘伯温的动作,彻底失败。
    刘伯温不仅仅没有因此而被朱元璋给弄死,相反还因祸得福。
    借助了自己弄出来的死局,和朱元璋之间,冰释前嫌,隔阂尽去。
    自己等于成全了刘伯温!
    这……怎么可能啊!
    这样的打击,对于一向心高气傲,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能力特别强,只不过是因为资历问题才不得不被李善长等人给压住的胡惟庸而言,不可谓不大!
    等于说这一次的事,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最为关键的是,哪怕是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
    他竟然还不知道,刘伯温用什么办法破的局,自己因何而失败!
    这是妥妥的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你错了?”
    朱元璋坐回椅子上,面无表情的盯着胡惟庸。
    如此看了一会儿,把胡惟庸看得心里发毛,才忽的露出了笑容道:
    “不,胡相你没有错。
    你做的非常的对!
    要不是胡相伱闹了这么一出,咱还不知道,咱居然误会了刘先生这么多年。
    要不是你闹了这一出,咱想要和刘先生之间没了隔阂,只怕很难。
    所以说胡相这件事儿,你不仅没有做错,还做得非常好。
    简直就是大功一件!
    胡相你这次的功劳真不小!”
    听到了朱元璋的话,刚刚还在疑惑,朱元璋为什么说自己没有错的胡惟庸,险些要吐出血来。
    这朱元璋,还当真是够毒舌!
    竟然连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
    这家伙,是专门对自己来杀人诛心的吧?
    哪有他这样的!
    他是当真不做人啊!
    尤其是在想想这件事儿,还真的如同朱元璋所说那样,自己想要弄死的刘伯温,却凭借着自己的此番行动,因祸得福,,达成了现在的结果后,胡惟庸更是郁闷了。
    想要以头抢地。
    “上位,你能和诚意伯冰释前嫌是最好的。
    这是我大明的幸事。
    臣是发自内心的为大明,为陛下高兴。
    对于诚意伯,臣也没有任何的意见。
    臣之前所作所为,皆是出于公心。
    是臣这个做宰相的,应尽的职责。
    臣也只是听说,诚意伯在小明王的事情上,有不小的关联。
    这……从廖永忠府邸上搜出来的信件,也是指向了这方面。
    所以臣就根据现有的情况,进行了推测……”
    胡惟庸斟酌着言辞,对着朱元璋如此说道。
    迅速的给自己进行辩解,想要对事情进行挽回。
    这一次的事,他真的是亏出血来了!
    没有扳倒刘伯温不说,还弄巧成拙,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看朱元璋的架势,自己想要好好的全身而退,说不定都有些危险。
    “是啊,胡相确实是一心为国。
    廖永忠那里,也确确实实是从他府上,搜出来了刘先生给他写的信。
    只是这信上的内容,可并不全。
    和咱看到的还不太一样。”
    听到朱元璋说出这话来,胡惟庸的心思,一下子就全提了起来。
    朱元璋说的,也正是他最为疑惑不解的地方。
    这件事,自己明明已经是安排好了一切。
    又有那被烧毁的书信,刘伯温是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这事,就是一笔烂账,根本就掰扯不清。
    而那个时候,朱元璋明明已经是怒不可遏。
    刘伯温绝对必死无疑!
    可怎么现在,反而让刘伯温翻了盘?
    “胡相很疑惑吧?”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道:“咱其实也是完全没有想到。
    这件事到这里,居然还有反转。
    但见了刘先生,才知道原来刘先生竟有个习惯。
    无论是给谁写信,亦或者是上奏书,都会把这些东西誊抄一遍,留底存放。
    咱这刘先生那里,看到了他写给廖永忠几封信的内容。
    都是正常的来往。
    是廖永忠给他送钱,他没有要,写信进行拒绝的。
    并非是他收了廖永忠的钱财后,写信进行感谢。”
    朱元璋这话说完后,脸上的笑容已经是尽数收起。
    目光幽幽的看着胡惟庸。
    胡惟庸听到朱元璋说出这话,整个人都懵球了。
    千算万算,他都没有算到,刘伯温这家伙,居然会有这么一个习惯!
    这家伙没事干,把写给别人的信都留个底儿做什么?
    全部都誊抄一遍,他不嫌麻烦?
    这狗东西!
    这狗东西!
    胡惟庸彻底的麻爪了。
    被这绝对意想不到的结果,给整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千算万算,他居然会这样的败了!
    但凡是个正常人,他也不应该有刘伯温这种习惯啊!
    这刘伯温,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才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上位,这……这诚意伯当真是好习惯,也当真是心细如发。”
    胡惟庸斟酌着言辞,满心苦涩的夸赞着刘伯温。
    “那要是这样,这事确实是个误会。
    都怪这廖权,竟然在那里焚毁书信,有意包庇廖永忠。
    结果导致那残缺的信件,误导了上位,也误导了臣……”
    胡惟庸开始在这事儿上推脱责任了。
    朱元璋盯着他道:“是,这廖权是真的可恶!
    你说他没事干,烧这些东西干什么?
    他爹贩卖私盐的那些账簿,如此之敏感,如此重要。
    还有和巢湖水师将领之间的那些书信来往,也多有大逆不道之言。
    他都留着没有烧,怎么却偏偏先烧了这些?
    这里面,还有刘先生所写的那无关紧要的书信。
    你说,这廖权是不是傻?
    把这些烧了就不说了,偏偏就没有烧完,只是烧了一部分,就被赶巧被前去的亲军都尉府里的人给扑灭了。
    这事儿,当真是太巧了!”
    胡惟庸已经被朱元璋的这一番话,给说的后背上出了一层的冷汗。
    “这……上位,臣也不知。
    谁知道这廖权怎么就做出了这事儿来?
    或许……在廖权看来,这些比那些东西更为重要吧。”
    “是啊,这些确实比那些更为重要。
    他这一烧可不简单。
    差点让咱酿成大祸,让咱把刘先生都给弄死了了!
    这廖权,和刘先生之间仇恨可真不小!”
    朱元璋坐在那里,皮笑肉不笑的说着话。
    这阴阳怪气的样子,听胡惟庸冷汗直冒。
    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水给打湿了。
    先前他有多么的自信,这个时候就有多慌,多狼狈!
    这一次对付刘伯温是十拿九稳的,怎么到了最后,居然会变成了这样!
    刘伯温屁事没有,自己反而惹了一身骚。
    只看上位的这个样子,说不定把自己的丞相给废了!
    让刘伯温顶上来都不是没有可能。
    “胡相,你作为丞相,替咱看着百官,中书省总领天下政务。
    可有些事儿,做的可不怎么行啊!”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悠悠的说道。
    一听朱元璋这话,胡惟庸顿时就绷不住了。
    心里面那叫一个难受。
    他做出了这么多的事儿,所为的是什么?
    为的不就是想要取得朱元璋的信任,稳固他的相权。
    可结果现在,却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
    心中虽然极度不舍,却还是立刻叩首:
    “上位,臣辜负了上位您的信任。
    臣做事儿确实不行。
    臣能力有限,无法承担重任。
    居于丞相之位,实在是愧对陛下信任,臣……请辞。”
    对于胡惟庸而言,辞掉丞相简直要和杀了他一样难受。
    不过就目前而言,他就算再不舍也只能把丞相之位给辞掉了。
    不请辞的话,就朱元璋的脾气,很有可能会把他给砍死!
    所以,还是先保命的好。
    朱元璋坐在那里,看着叩拜于地的胡惟庸没有说话。
    武英殿内陷入到了一片死寂之中。
    胡惟庸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
    心中满是苦涩。
    就看朱元璋此时的反应,自己这次,宰相绝对做不成了。
    只怕不仅仅做不成宰相,一个弄不好还会被朱元璋治罪。
    连李善长那样大面子的人,上位都能治罪,就更不要说是他了。
    满是紧张的等了好一阵儿,朱元璋才开口道:“起来吧。
    这个丞相,还得胡相你接着做。
    胡相你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咱不能因为你的一些过错,就否认了你的功绩。
    这些年来,胡相你在中书省做的还不错。
    不过今后做事情时,要再多用一些心。
    只好好的做事就行。
    别掺杂那么多的小心思。”
    听朱元璋的话,胡惟庸只觉得是喜从天降。
    剧烈的欣喜冲击之下,人都出现了一瞬的呆愣。
    话说,这次他都已经做好了,丢掉宰相位置的准备。
    哪能想到,竟是一切如旧。
    “臣叩谢上位!
    上位厚恩,臣无以为报。
    今后唯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胡惟庸伏地叩首,感激涕零。
    “不过,对于胡相你的惩罚,也不能少。”
    朱元璋不理会胡惟庸的叩首谢恩,又望着胡惟庸说了这么一句话。
    一句话说出,倒是令的正在谢恩的胡惟庸有些卡壳。
    这事不是已经就此过去了吗?怎么还要罚?
    愣神之后,刚刚放下去的心也又一次的提了起来。
    只怕……这惩罚肯定不会太简单了。
    “就罚俸半年吧。”
    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
    胡惟庸闻言,长松一口气。
    虽然这半年的俸禄确实不少,不过和别的相比,这个惩罚还真的不算什么。
    毕竟他胡惟庸,也并不指望着俸禄吃饭。
    还是有着不少来的钱门路。
    当下便连忙再次叩首谢恩。
    “行了,胡相出去接着做事情吧。
    不要辜负了咱,也不要忘记了咱对你说的话。”
    胡惟庸感激涕零,又一次满是诚恳的做出了保证,这才退了出去。
    走出武英殿后,被风一吹,只觉得遍体生寒。
    却原来不知不觉间,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
    胡惟庸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朱重八,一旦发起怒来还真的是可怕!
    一番连敲带打下来,让胡惟庸这种人,都觉得心中畏惧。
    又想起这一次的事儿,依旧是满心不解,如在梦中。
    虽然至关重要的一点儿,他已经明白了,是刘伯温那家伙所有的信都有留底,才导致自己的绝杀功败垂成。
    不仅如此,还被刘伯温给反杀了!
    可是,还是有些地方,让他想不明白。
    按照他对刘伯温的了解,依照刘伯温的性格。
    在这一次的事情发生之后,他不是会在家里老老实实呆着,不去见朱元璋的吗?
    怎么突然间就转变了性格,又去找朱元璋说这事儿了?
    这刘伯温,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这是刘伯温自己想要这么做的,还是说是刘伯温得到了别人的指点?
    如此想着,胡惟庸忽然间想起,前些时间得到消息,说是刘伯温前去了双水村。
    去见了驸马梅殷。
    莫非……是这驸马梅殷给刘伯温支了招?指点了一番?
    这个念头在心中出现后,令胡惟庸的心,都不由猛的跳了跳!
    不过随后,又笑着摇了摇头,将这个想法从脑海当中给抛了出去。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刘伯温前去见梅殷之时,自己还没有对刘伯温发难。


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连这个都会?!不可能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