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连这个都会?!不可能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连这个都会?!不可能第(2/2)页
一切只是停留在计划之中,根本就没有把这事往外说。
    那梅殷又怎么可能,提前察觉到自己想要做什么?
    并且还能给出破局之法?
    梅殷根本就没那么大能耐!
    他若是有这么大能耐,这么多年下来,不可能只取得现在的这种成就。
    早就锋芒毕露了!
    这可是刘伯温!
    向来都只有刘伯温指点别人的份,哪里会有别人来指点刘伯温的份?
    就算是别人指点刘伯温,那也轮不到梅殷那样一个毛头小子,年轻人。
    胡惟庸根本就不相信,这事是梅殷弄出来的。
    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在最为得意的事情上,输给那样一个年轻人。
    自己或许会比不上刘伯温,可是梅殷这种阿猫阿狗,给他比起来还是差太远了。
    所以这事儿,绝对还是刘伯温弄出来的。
    虽然事情很出人意料,可若是做出这事的人,是刘伯温的话,那再仔细想想,好像倒也没有那么让人不能接受。
    败在刘伯温的手上,胡惟庸心里还好受一些。
    若是败在梅殷手上,他根本就接受不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返回中书省的路上,胡惟庸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这刘伯温,还真的不好对付!
    今后,自己也需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这一次这必死之局,被那家伙躲了过去。
    今后再想找办法解决他,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
    武英殿内,胡惟庸离开之后,朱元璋没有让任何人进来。
    他坐在那里,目光阴沉,双目之中满是杀机!
    和之前胡惟庸在的时候,反应完全不同。
    胡惟庸这狗东西,还当真是狼子野心!
    竟然敢这等事情上动手脚!
    妄图欺骗自己,利用自己除掉刘伯温!
    看来,自己从模拟器上所得知的,胡惟庸在今后将会造反这事儿都是真的,没有冤枉他。
    这一次的事,还不仅仅只是胡惟庸的事。
    只怕亲军都尉府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没有见到刘伯温所留的、写给廖永忠信件的留底时,朱元璋还不觉得有什么。
    在见到了留底之后,朱元璋心中满是警觉。
    朱元璋不相信,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
    廖权把刘伯温的那些信给烧了,烧还不烧完,只烧了一部分。
    明明无关紧要的信,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却变得处处都是疑点。
    把自己往刘伯温身上引。
    这次前去抄家,是亲军都尉府的人动的手。
    亲军都尉府责任重大。
    不仅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甚至于连皇宫的安保等诸多的事情也都由他们负责。
    如今,在这件事情上出现了这样的巧合。
    亲军都尉府里的有些人,也是靠不住了。
    有些人养不熟,要吃里扒外了!
    亲军都尉府,本是自己培养起来,握在手里的一把刀,一面盾牌。
    可现在,里面的一些人,却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
    想要蒙蔽自己这个握刀之人!
    其心可诛!
    亲军都尉府,看来也该动一动了!
    要清理出一部分人,让其变得更为纯粹才行!
    ……
    “二妹夫,这……我真的没有听错?
    你是真的准备用琉璃来封窗子?”
    双水村这里,吸了一口凉气的燕王朱棣,抬头望着梅殷出声询问,满满的都是震撼和不可置信。
    这也事,太过于奢侈了!
    李景隆也同样是目瞪口呆。
    一直以来,李景隆都觉得自己花钱办事儿够奢侈的。
    现在和二姑父的一比,发现平日里生活并不奢靡的二姑父,真的花起钱来,要远远超过自己!
    和二姑父相比,自己简直差远了!
    虽然自己的秦淮河上,没少挥霍钱财。
    可却没有想过,把这么大的窗子,都给弄成琉璃的。
    这玩意儿……该花多少钱啊!
    “四哥,你没听错啊。
    我就是准备用琉璃来封窗子。”
    “嘶……”
    听到梅殷说出这话之后,朱棣和李景隆两人,又一次齐齐抽了一口凉气。
    他……他竟然是认真的?!
    这事情也太过于惊人了!
    “四哥,大侄子,别这么看着我,不过是用琉璃来做窗户而已,这很正常的好吧。”
    用琉璃做窗户正常?
    这怎么可能会正常!
    梅殷还不如不解释。
    这一解释,就让李景隆和朱棣二人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总觉得自己二人,和梅殷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琉璃这玩意儿有多贵啊!
    他们可深有感触。
    只要是琉璃制品,那都是天价。
    简直是奢侈品里的奢侈品。
    香皂和其比起来,差的简直不要太多!
    一个小小的琉璃珠子,比那些宝石都还要贵。
    还用琉璃做窗户正常?
    怎么可能!
    他们两个在大明,那是妥妥的高门大户。
    尤其是朱棣,如今的大明比他家更高的人,根本就没有。
    可他也从没见过,有谁能奢侈到,用琉璃来做窗户。
    这二妹夫,对于琉璃的认知,是不是有什么偏差?
    觉得琉璃是烂大街的货?
    这也不可能啊!
    二妹夫这种层次的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琉璃的价值?
    梅殷一看两个人的样子,就已经明白他们两人在这件事情上是误会了。
    怎么说呢……玻璃这东西在后世,那绝对是烂大街的货,随处可见。
    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却是稀少的很。
    就梅殷所知,一直到清朝,华夏这片土地上,也没能自己动手烧出玻璃来。
    没有解锁出玻璃的烧制之法。
    所有的玻璃制品,都是通过一些渠道,从海外运送过来了。
    物以稀为贵。
    稀少的玻璃制品,可是没少从这片大地上换取财富。
    玻璃珠子换金沙,可并不是说笑而已,而是真实存在的。
    “四哥,大侄子,这事是我没给你们说清楚。
    我说的用玻璃做窗户是真的,不过却不是买那些人的琉璃,而是自己动手烧制琉璃来封窗户。”
    “什么?!”
    梅殷这解释不说还好,这解释说出来之后,令的朱棣和李景隆两人就更加了震动了。
    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个消息对于他人二人来说,可要比听到梅殷说,用琉璃来做窗户更加的刺激。
    这种强大的刺激,十倍百倍都不止!
    要知道,这可是琉璃啊!
    琉璃通过胡商传入到华夏这片土地上,至少也有一千多年了。
    一直以来,数量都非常的稀少。
    而且无不例外,都是异常的昂贵。
    这样珍贵的东西,自然是有许许多的人,都看到了里面的巨大利益。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能工巧匠,有多少许野心勃勃想要发大财的人,往这方面进行努力,
    想要制作出琉璃来。
    可从古至今,那多少年过去了,却也没有一个成功的。
    一直以来,还都是需要从胡商手里购买琉璃。
    那琉璃的数量,还极其稀少的。
    琉璃每一出现,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被抢购一空。
    任何一件琉璃制品,都能卖出天价来。
    很多人家里面,有一些琉璃制品,档次都会提升上很多。
    许多人家,能拥有一两件琉璃制品,那都是异常珍惜的,存放着当做传家之宝了。
    结果现在,梅殷却说,他能够制作琉璃。
    这是什么概念?
    倘若真的能制作琉璃,那这就是拥有金山了!
    “二妹夫,你……你说的啥?你真的能做琉璃?”
    愣了一会儿后,朱棣也望着梅殷出声询问,声音之中,充斥着极度的不可置信。
    朱棣外粗内细,很多事情上,看似粗犷,实则分外细心,而且打小经历就不一般。
    为人处事很有章法,遇事沉着冷静,很是沉稳。
    可是现在,还是被梅殷所说的话给惊到了。
    “对,四哥,就是能制作出琉璃来。”
    梅殷又一次点头向朱棣确认。
    梅殷已经准备动手,按照系统所奖励的玻璃制作之法,开始烧制玻璃。
    这事儿,那自然而然是瞒不住的。
    毕竟他要用玻璃做窗子,还要做一些别的事。
    同时,今后还要用玻璃来赚钱。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这种事肯定是瞒不下去。
    而且也没有必要去瞒。
    这个时候提前透露给朱棣还有李景隆,倒也无妨。
    玻璃明显要比香皂还赚钱。
    一旦弄出来的话,还会异常的惹眼。
    这种财,没有身份地位根本就守不住。
    哪怕是如今的梅殷,成为了驸马,身份地位不同。
    但这事儿真的这么弄下去,也太过于扎眼。
    所以还是稳妥一点好,主动的把利益分出来。
    那么最好的合伙人,自然就是大明的皇帝。
    和他合伙,才不会被其余人所惦记。
    人不能吃独食儿,吃独食的话一般下场都会很凄惨。
    尤其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只想吃独食,很容易就会被撑死。
    而且梅殷对于如今的生活,还算挺满意的。
    在大明的生活,过得挺悠闲。
    只靠香皂,便已经让他衣食无忧了。
    长时间下去,家里面的钱,会多到花不完。
    这种情况下,对于这用玻璃赚钱的心思,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更多的是想要把玻璃弄出来,方便自己。
    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只是,既然把玻璃弄出来了,若是不服用它赚一些钱。
    总让人觉得心里面不太舒服。
    尤其是看着那些海外的商人,用这造价低到令人发指的玻璃,在大明这里收割财富。
    就让人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所以他便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个事给说了出来。
    在从梅殷这里,又一次得到了确切的答复。
    确认梅殷不是在说笑后,不论是朱棣还是李景隆,一时间显得特别的震动。
    心情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两个人围着梅殷上下打量。
    像是在看怪物一样。
    尤其是李景隆,望向梅殷的目光,简直别提了。
    哪怕是来到双水村这里,对二姑父了解的越来越多,知道二姑父会很多东西。
    包括之前的火药,水泥这些,都让他见识到了二姑父的本事。
    可是这一次,看到二姑父非常确认的说,他真的会烧制琉璃,李景隆还是被惊到了。
    这可是琉璃啊!
    和别的东西不一样!
    二姑父居然连这个都懂?
    到底……还有什么是二姑父不会的?
    “这二姑父,这……也不对啊!
    这琉璃都是各种各样的杯子,酒盏,酒壶之类的。
    根本就没有大块的琉璃。
    你到时候,就算是真的能制作出琉璃,也没有办法用这种东西来封窗户呀?”
    李景隆从震惊当中回过神来后,想出来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望着梅殷说道。
    听了李景隆的话,朱棣也望向了梅殷。
    同样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那些瓶瓶罐罐,怎么能用来堵窗户?
    这就是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认知上的差别了。
    这种在后世,常识一样的东西。
    来到了大明,却让燕王朱棣,还有李景隆这两个站在顶层的人,都感到好奇和不解。
    梅殷便向他人解释道:“把玻璃做成瓶瓶罐罐这些东西,肯定没办法封窗户。
    就算封出来了,也不好看。
    但我们可以把琉璃,做成那种平的,大块的,就像是河面上结的冰。
    用这样的琉璃封窗户就行了。
    做出来后,从屋内往外面看,一览无余。
    拉开窗帘便可以让阳光照进入屋内。
    屋里面亮堂堂的,很舒服。”
    听到梅殷的解释后,朱棣和李景隆二人,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琉璃还可以做成这种样子的。
    二人有种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的感觉。
    想想二姑父所说的这种情景,再想一下今后二姑父,真的弄出琉璃来,装到了窗户上的景象。
    李景隆倒是忽然间有些心动了。
    他想起了当初,二姑父问他要不要也盖一座这样的房子时,自己的反应。
    自己当时直接给拒绝了。
    早知道会是这样,好像……好像自己答应下来也不错……
    这样的念头出现在心中后,李景隆连忙暗自摇头,把这个念头给狠狠的甩出了脑海。
    李景隆啊李景隆!你才不想要这样的房子了!
    这样的屋子看起来怪模怪样的,住起来肯定没有自己家的那些宅子舒服!
    这等宅子,你才不想要!今后也绝对不会建造!
    一番心理建设之后,李景隆的道心又一次变得稳固起来。
    他李景隆,绝对不会造二姑父这样的房子!
    这是他李景隆说的!
    绝对说话算数。
    “四哥,大侄子,要不要入股,合伙干他一票?”
    梅殷笑望着朱棣,还有李景隆二人发出邀请……
    ……
    皇城,武英殿内。
    太子朱标走了进来。
    “父皇,您就这样放过了胡惟庸?”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
    说实话,朱标对于自己父皇对胡惟庸的处置,还是蛮意外的。
    原本他以为这一次,胡惟庸弄不好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哪能想到,父皇最终居然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哪有那么轻松的事儿?”
    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心。
    “咱这里有本账,都记着呢。”
    朱标愣了一下,而后笑了笑。
    果然,还是自己想多了。
    这才是自己的父皇。
    “孩儿还以为父皇您这一次,会狠狠的处置胡惟庸,说不定还会把他的宰相之位给弄掉。”
    他们父子之间说起话来,倒没有什么弯弯绕。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不行,胡惟庸这人虽然有着一身的小毛病,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目前用着还顺手。
    贸然将他给换下去,不少事儿都不太好做。
    咱算是看出来了,宰相这个位置,天生就是和皇帝不对付。
    从李善长,到后面的杨宪,汪广洋,再到如今的胡惟庸。
    这些人,哪一个大权在握之后,都是没事了就想要和咱对着来一下?
    这个时候,就算是把胡惟庸给换了下去,再换上别的人来做这个宰相,最终的结果,只怕也会和现在这样没什么区别……”
    话音落下,朱元璋心头猛然一个激灵!
    想起了一件事情。
    一件他在此之前,困惑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