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我爱她们”第(1/2)页
作为“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的第壹部,青岛出版集团前不久推出了十卷本《三江源》大型系列图书,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为此举行发布会。我有幸赴京躬逢其盛,聆听了七十三岁高龄的图集摄影家郑云峰先生致辞时以哽咽的语声说出的四个字“我爱她们”——爱三江源地区神圣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存!全场人听了,无不为之动容。我也一时不能自己。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会后晚宴当主办者临时要求我“代表青岛”讲几句时,我缓缓走到记者们集中的宴会桌前,说了下面这样一番话:
趁此机会,我想冒昧地向各位媒体朋友提个建议。那就是,从今往后,能不能少做一些推销冬虫夏草的广告。近年来三江源的广为人知,不是因为别的,而主要是因为铺天盖地的冬虫夏草商业广告。广告刻意强调冬虫夏草来自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无须说,任何人工活动、尤其挖掘式采集活动都有伤害性、破坏性。而今天这套三江源图书告诉我们,三江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并且已然受到了种种样的伤害,甚至怵目惊心的伤害。可以认为,三江源不仅是中华民族自然生命体的源头,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生命体、文化生命体的源头。因此,我们应该视之为圣地,应该心存敬畏与谦卑,应该让她好好休养生息。而不应该把她和商业利润、和舌尖联系起来,使之沦为舌尖上的三江源。一句话,三江源怎么珍惜怎么保护都不过分。
我以为,郑云峰先生和青岛出版集团这套三江源大型图书最了不起的价值、意义就在这里,就在于唤起我们的这种良知、这种悲悯情怀和环保意识,而这显然需要媒体朋友的支持。拜托了!
讲毕,记者鼓掌,大家鼓掌。返回座位,郑云峰先生连连点头,出版社人孟鸣飞先生竖起大拇指。这当然不是为我,而是为三江源,为把三江源从“冬虫夏草”这个诅咒中解救出来。四川大学一位研究藏学的教授补充说,虫草只能生长在800米以上的高原,并且要有足够厚的植被和充沛的雨水,缺一不可,生长条件相当特殊,因而十分
三江源,“我爱她们”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