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逍遥游》第(2/2)页
水银柱。“血压有些高啊!”医生轻轻叹息一声,现出几分不知是无奈还是惋惜的表情。那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红脸膛女医生。她沉吟片刻,转过脸来对眼巴巴盯视她的我说道:“孩子,机会不容易,阿姨成全你一回,去吧,上大学去吧!上大学念书不是上天开飞机,从医学角度说,血压高一点也不碍事。不过有一点,你可得好好学好好干!”
于是我“死里逃生”,在那年“五一”苦丁香满城飘香的日子迈进省城最有名的大学的校门。也就是说,是血压让我日后当了教书匠、教授和所谓翻译家,而没有当上棉纺厂退休劳模或少将参谋长也是因为血压。至于是成全了我还是耽误了我,这事谁也说不清楚。
几十年一晃儿过去。血压似乎忘了我,我也几乎忘记了血压这个老伙计。血压找上门来是近几年学校例行教工体检时的事。比如前不久体检,血压140/100,明显偏高。几天后复查,医生碰巧是我熟识的老中医Z医生。他和我闲聊了5分钟。而后一量:10/85,正常!他解释说,量血压前一般要端坐5分钟,而体检时人多,不可能这样,所以结果不同。“不过不管怎么说,你血压不稳是事实。”他还说80%的病都是“心源性”的即同人的心情、情绪有关,所谓治病,其实是治人,治人的情绪。为什么别人不得而偏偏你得这种病呢?这就是“易患性”,“易患性”即是土壤。医生的职责,主要不是开药打针,而是帮助病人铲除这种土壤。“那么你的易患性或导致血压不稳的土壤在哪里呢?”Z医生的眼睛盯住我的眼睛,“我常在报纸专栏上看你的文章,感觉你入世太深——有社会担当有正义感当然好,但这容易使人情绪激动,情绪激动了就影响血压。”他最后语重心长提醒我:到了这个年龄,较之孔孟,应看看老庄。孔孟入世,更为别人的生命质量操心;老庄出世,更为自身的生命质量负责。不管怎么说,往下好好活着再重要不过!
回想起来,四年前我血压不稳时Z医生提议我学苏轼,谓东坡进则孔孟退则老庄,能朝能野,进退自如,“胜固欣喜,败亦可喜。”故而血压笃定不高。四年后的今天他索性让我直奔老庄,尤其直奔庄子的《逍遥游》。而此刻我面前正摆着《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译成白话文:最高超的人没有他自己,最神奇的人没有事业,最圣明的人没有名气。
莫非不为自己、事业和名气所累,才能“逍遥”、才可使血压稳定不成?这我做得到吗?
(01.1.9)(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