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师之大大在哪里  异乡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师之大大在哪里第(2/2)页
,才算膨胀吗?”孔无言以对,蒋介石只好出面打圆场。蒋屡次许以高官厚禄,但周炳琳不为所动。抗战期间蒋曾让他在国民党宣传部长和社会部长二职中任选其一,但他一个也不选。邀他出任最有机会接近蒋的炙手可热的侍从室顾问,他也以回西南联大任教为由一辞了之。在西南联大,他一再批评蒋介石的独裁和****,呼吁实行民主宪政,认为“只有民主政治才能抗战,也只有民主政治才能建国”。在呼吁无效的情况下,1946年后索性不再出席参政会,拒绝出席“伪国大”。
    就是这样,作者以其理性、细腻而富于历史责任感的笔触写出了张伯苓、梅贻琦、冯友兰、贺麟、姚从吾、周炳琳、钱瑞升、张奚若、罗隆基、曾昭抡、费孝通、闻一多、傅斯年等西南联大教授们的士人精神及其崇尚独立、自由、民主和个人尊严的现代知识分子风采,让这些大师们从八年抗战的炮火硝烟中,从风雨飘摇的简陋校舍中,从是是非非的历史迷雾中向我们走来。或西装革履,或中式长衫,或表情凝重,或神采飞扬。“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我曾在一篇名叫《大学之大大在哪里》的文章中写道:大学之大,不取决于其校区面积之大,不取决于其师生数量之大,不取决于其设施规模之大,不取决于其投资款额之大,而在于其是否大气——是否具有藐视官本位意识和世俗价值观的孤高之气,是否具有引领国民人格和民族精神走向崇高的浩然之气,是否具有敢于追求真理和高擎理想火炬的凛然之气,有此气,再小亦大;无此气,再大亦小。其实,这段话用来表达“大师之大大在哪里”也并无不可。概而言之,大师之大,大在气节,大在骨气,大在正气——惟气大而已。
    反观时下不少教授,气也不可谓不大,可惜大的是官气、俗气、铜臭气、江湖气、市侩气、酒肉气。以“骨气”言之,气没了,只剩下骨,而且是软骨,一身软骨——在官员官位面前站不起来,在利益集团面前站不起来,在“孔方兄”面前站不起来,甚至在“洗脚馆”面前也站不起来……。生于本土,未学得中国传统的士人精神;游学欧美,未学得西方高蹈超越的形而上思维;负笈东瀛,未学得日人的一丝不苟克己奉公。较之西南联大的前辈同行,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也许有人说民国时期尚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这诚然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性原因——但现在也并非完全没有。说尖刻些,问题也还在于你是否积极利用这个空间和利用这个空间做什么了?如果体制好上天了,一切好上天了,还要你这个教授做什么?还要大学做什么?即使在这个意义上,我也极想推荐刘宜庆君的这本书:《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
    (01.5.1)(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