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只为那一个三位数?第(1/2)页
即使在当今网上时代,我仍有幸接得不少读者来信,尤其是来自高中生的信。但我还是感觉到了此刻手中这封信的不同。开头就不同凡响:“今天,细雨绵绵。窗外田里的烟草居然竟相开了花。作为注定被戕焚的植物的花,是幸,还是不幸?”
接下去,他开始自我介绍。容我隐去真名实姓,姑且称之为阿强。去年六月,作为一直是乖孩子的他从南方某个县城“一所平凡得如沙砾一般的中学初中部”毕业,被保送到市里重点中学的实验班(即尖子班),并且是班长。“如果不是那一天,我想我会一辈子奉行我的‘乖孩子’政策,同无数华夏学子抢考好大学,然后考个公务员什么的,最后死去。”
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呢?也算不上发生了什么:一位同学把拙译村上小说《且听见吟》放在了阿强书桌上。于是阿强“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文学”。一年内看了十二本村上作品。加上莎士比亚、菲茨杰拉德、普鲁斯特、高尔基和徐志摩、沈从文、林徽音、鲁迅、杨绛、钱锺书、龙应台、舒婷、林清玄,以及简媜、苏轼……,高一的他总共看了大约四十本文学作品。而这都起因于那一天的那本《且听风吟》。《且听风吟》打开了阿强“心里的眼”。
与此同时,作为“尖子班”班长的阿
高中:只为那一个三位数?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