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村上笔下的人生最后24小时  异乡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上笔下的人生最后24小时第(2/2)页
佐夫兄弟》。女孩走后,他继续喝啤酒。当生存时间仅剩一小时多一点点的时候,他从钱夹里抽出两张信用卡烧了——两张现金支票昨天已经折成四折扔进烟灰缸——“我首先烧的是美国运通卡,继而把维萨卡也烧了。信用卡怡然自得地在烟灰缸中化为灰烬。我很想把保罗·斯图尔特牌领带也付之一炬,但想了想作罢,一来过于惹人注目,二来实在多此一举。”最后,他把车开到港口空无人影的仓库旁,在鲍勃·迪伦唱的《骤雨》声中进入沉沉的梦乡……。4小时至此结束。
    放下书,我不由得返回本文开头那个假定:假如自己的人生只剩4个小时,自己会做什么呢?能效法上面的主人公吗?基本不大可能。作为人生压轴戏诚然声情并茂可圈可点,但问题首先是年龄不同。他5岁,我则至少要把这两个数字颠倒过来。有哪个图书馆女孩——尽管我平生最爱图书馆——肯同一个半大老头儿吃哪家子意大利风味餐呢?至于餐后去女孩住处共度良宵,更是痴心妄想。其次,身份不同。小说主人公是自由职业者,IC个体户。我则有单位有组织有领导,而且是据说多少名声在外的大学教授。倘在人生最后关头弄出桃色新闻,来个晚节不保,一世英名从此休矣。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现实不可能由心情说了算。那么此外呢?扔存款折烧信用卡?这也绝无可能。人家是金牌王老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身外之物留下也无用。我则是有老婆孩子之人。再说那东西也不在我身上,想烧也找不到。领带?领带倒是偶尔系在脖子上,可是把领带付之一炬又有什么可“酷”的呢?“一来过于惹人注目,二来实在多此一举”,信哉斯言。
    思来想去,能效法主人公的只有两条:一是欣赏万里无云的晴空,二是躺在公园草坪上喝啤酒。非我自吹,我对万里晴空的鉴赏和描写绝对不在小说主人公或村上君之下。啤酒虽然喝不过他(他喝了六罐!),但喝啤酒这一行为本身并无差别。
    不过,当务之急是必须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最后几页校完,两个半小时差不多。再往下,作为补偿我想领老婆孩子外出旅游。问题是1.5个小时能去哪里呢?去意大利吃意式番茄炒饭倒是不赖……
    (01..18)(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