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回人才培养不决于先天决于后天的艰苦努力  建安风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回人才培养不决于先天决于后天的艰苦努力第(2/2)页
周公旦,召即为召康公亦为召伯、吕尚姓姜名望,通称为姜太公、兵书《六韬》传其所著。成王年幼,这几个人都辅佐他灭商、击败武庚、并建筑了洛邑(即洛阳),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曹丕的意思说,成王从能开口说话,从能走路都是靠别人指导,等于是沉浸在帝王恩泽里,沐浴在王室的春风中。
    而汉昭帝虽也年幼即位,在位11年,离世时才1岁,由霍光、桑弘羊辅佐,但他下令屯田,改善民生,派兵击败了匈奴乌桓。而不像成王,轻信谣言,诽谤周公,幸亏周公留下历史记载,装在“金滕”内,指盛金属的盒子中,成王下令开启了盒子,看述历史记载后,才消除了对周公旦的怀疑。“岂不暗哉”,这难道不够愚昧糊涂吗?
    而后,曹丕为了说明自己的论点,又进一步的说:汉昭帝幼年时的教养,由他姐姐盖长公主担任,身体不承继先人的气质,(他的前任戾房太子即武帝子,因兵败逃亡而自杀)出生也没有良好的胎教,师父也没有周公那样忠心的素质,而在霍光等人辅佐后,昭帝性格和品德逐渐一致,行为与礼节相符。在他14岁时,便早慧成熟,发觉燕王刘旦上书欺诈,保护了霍的忠诚,使他辅政西汉前后0年。
    曹丕在与几个兄弟争夺继承人位置,之所以能终成大器,开一片国土,统一魏国江山,封建伦理的“立嫡以长”,固然是一个客观因素,而他自己的坚忍不拔意志,研究古代帝王的修养和自己德行的表现则起了主导的作用。(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