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流淌的千年古韵第(2/2)页
话,说相思,说情愁,说与秦淮河一样古老的世态炎凉。他们现在只想听秦淮河的诉说,走入缠缠绵绵的古都流韵里体味人生。,
七板子在十里秦淮游走,不时有画舫擦肩而过,涌起的水波摇动小船。雕栏画栋的龙凤舟,飞檐挂着漂亮的流苏。窗饰琉璃,影影绰绰看得见操琴伴舞的倩影。
一艘风舟与小船并驾齐驱,油彩已斑驳,窗饰轻纱遮掩,窗边有女孩半掩半露柔情做作的望了过来,对“客官,听曲吗”?的问话装聋作哑,意欲比翼却落了个劳燕分飞。这已是秦淮河上古老的行当,烟花女儿在十里风月场沉醉沉沦。
夕阳也已沉沦,西边苍穹下的火把正在熄灭,黑幕正在扯起。在船娘的提议下,他们舍弃前面的画舫,拐入一条长满了荷花的小渠,由于画舫不能探访狭窄的幽静,只有胆大的客人才能领略到美不胜收的奇妙。
河边的杨柳蓊蓊郁郁,水渠里显得昏昏暗暗,在树木稀疏处,月光如水般泻了进来。水流很缓,缓的就像步履阑珊的老人,只有手探入水里才能感觉到它的活力。
莲叶很密,就像十五看花灯的人潮挤挤擦擦,月光下的莲叶是墨绿,墨绿中俏立着莲荷,莲花有素雅的白色,也有红色,月光下看的不是很真切,荷花有羞涩的少女,任月光朦胧,依然裹得紧紧地,不愿让人一窥芳容。也有半掩半露的少妇,却也有泼辣的娇娘,让人少了几分遗憾。
船在莲中划过就像在莲叶上漂,七板子划过,心里不免有些忐忑,回头望去莲叶像摆动的裙装,秀女依然亭亭玉立。
七板子七拐八岔又回到了主河道,在众多画舫灯光流泻中跟上了同伴,在下关船掉头回返,重温旧梦。
上岸后小不点问;“兄长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戚继光回道;“既然来了,几位故交总的拜访一下,也就三五日,兄弟也做好准备。”
小不点说;“也没什么准备的,只是和三舅的师兄打声招呼,表表谢意。”
戚继光说;“这样最好,这几日恐怕不能来此与弟闲话,”
小不点回道;“兄长自去方便,弟自会理会,有事会叫人去兄长处。”
望着兄长数人消失在夜色的灯光里,想起还有话没说,人已看不见只好作罢。打发淸书三人先回去,独自沿着河边散步。
两岸的灯光泄进河里,船儿划过,灯光在水中摇弋,楼台的丝琴与画舫的婉转在十里秦淮河跳跃。软软的柳丝下暗影里传来羞涩的卿卿我我,到处演绎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暧昧。
他有负罪感,不忍再听,不忍再看,踏过文德桥往回走。小不点想起了赵孟夫人管道升写的《我侬词》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捻一个尔,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与你,
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小不点不知道秦淮河上缠缠绵绵的甜言蜜语,有几多侬我词的真情。他叹了一口气,好在天空如洗,明日的阳光依然会灿烂,荡去他心中的迷茫。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