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酝酿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酝酿第(1/2)页
酝酿
    酝酿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经历过有前世经验的王德明第一次感到这句话无比正确和重要!
    也同时明白为什么《毛选》一直在强调: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发动群众。
    时间一转眼就从立夏来到秋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初版5万册的《乡村医生手册》竟然一版再版,供不应求。
    5月底开始的大规模扫盲运动,很多地方政府发现按照这本书里边的中药名称扫盲,效果特别好;
    再加上6月初人民日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席题词。
    更是激发群众对《乡村医生手册》的抢购风潮,5个月下来竟然已经印发100万册!
    道理也很简单,有病防身,无病卖钱.这些中药还能卖钱呢!就算家里周边没有草药,可还有锅底灰可以刮呢.当然寡妇床头土这种肯定是不会写进书里的.东四牌楼,朝阳门大街路南,新开业不久的中医学协会骨科门诊,夏锡五踱着四方步从里面出来,王德明关灯锁门,紧随其后。
    “铛铛铛”红白二色的有轨电车慢悠悠的从道路中间驶过,路口上方立在半空中的交通岗亭早已下班。
    师徒二人随着人流过马路,慢慢向宝玉胡同溜达。
    京城一过秋分,白天虽然还有些炎热,但是晚间却无比舒爽,凉风习习;一拐进南弓匠营胡同,各个院门口都坐满手持蒲扇乘凉的人。
    或在象棋盘上捉对厮杀,或者听着半导体匣子的京剧,又或端着个大茶缸吹牛。
    夏锡五一路打着招呼,一路跟王德明闲聊。
    “德明,幸亏树屏先生在卫生部任职,咱们中医学协会开设的骨科门诊就开在家门口,来回方便;不然之前每天去德胜门中西医诊所,可真难为我这把老骨头。”
    王德明居功不自傲,顺着夏锡五的话头回答道:“确实不容易,树屏先生多方争取才把骨科门诊的经营牌照批下来,也幸亏师兄在前线贡献不少。”
    “师父,师兄快回来了吧?”
    “嗯,”夏锡五捋了捋胡子,嘴角上扬,说道:“上次来信说国庆前肯定能到家,唉,没想到,这一晃竟然去了前线大半年呐。”
    “确实。”王德明也没想到支援辽东地区的中医队伍竟然迟迟未归,6月份支援其他地区的中医队伍就陆续回来了,当然也有不少中医大夫被政府安排留在当地。
    而且也有不少当地的中医大夫慕名加入中医学协会,来京城的中医进修学校进行培训。
    不仅仅是孝顺胡同主校区,连秦老胡同18号的分校区都人满为患。
    “不过咱们中医学协会在这次防治瘟疫上做出这么多贡献,被推迟到12月份的全国卫生大会,咱们中医大夫的地位会有一定改善吧!”
    “呵呵,肯定的。”夏锡五对此信心十足。
    二人一进院,师嫂慧珍就马上端过来两碗炸酱面和几瓣拨好的蒜瓣。
    登时香味扑鼻,颜色鲜亮。
    一提京城炸酱面肯定很多人都知道,炸酱简单说就是肉炒酱:肉丁炸酱、肉沫炸酱、木樨(鸡蛋)炸酱。京城人家买的酱多是名家:六必居、天源等


第171章 酝酿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