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第 37 章  青梅煮酒(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7、第 37 章第(2/2)页
有开酒肆的张掌柜、卖茶的李掌柜等。
    渔娘不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娘子,在场的人都是看着她长大的,宾客们都没想到,平日里爱笑的乖巧小娘子,换上吉服后竟这般庄严大气。
    对这些小有家财的普通掌柜来说,贺家、梅家就是他们能接触到最有身份的人家了,梅长湖平易近人他们还不觉得,今日倒让他们品出不同来了。
    没落世家终究是世家,就算人家落到跟他们一样开铺子,人家的底蕴就在那儿摆着。
    淼娘今日挺着大肚子也来了,邓丁香扶着她过去瞧,淼娘激动地掐了邓丁香好几下:“真好瞧!这黑的金的,倒是比别家小娘子穿的粉的红的好看多了。
    贺文嘉默默点头,他也这般认为。
    腊月二十府学要考试,正是分班考试的关键时候,贺文嘉为了参加渔娘的笄礼专程请假回来。
    贺文嘉看到渔娘这身打扮,压制不住心中澎湃心绪,走近了围着渔娘转了好几圈,好似不认得渔娘一般。
    足金打的金钗步摇插满了头,好瞧是好瞧,只是重得压脖子,渔娘为了保持形象,又当着宾客的面不好失礼,站那儿没动,只悄悄瞥了贺文嘉一眼,叫他老实些。
    今日请来给娘梳头的正宾阮氏暗中瞪小儿子一眼,叫他走远些。
    王苍今日也请假回来了,他和观礼的众人站到一处,目光有些深。
    贺文嘉退到王苍身边,忍不住感叹:“渔娘这一身打扮,我都不认识她了。”
    芸娘连连点头:“梅姐姐今日特别好看。
    也不只是好看,渔娘寻常也好看,她刚才斜眼看他的眼神也跟平日一样,但是,在贺文嘉心里,今日跟以前日日年年见过的她都不一样。
    具体有什么不一样贺文嘉说不清楚,硬要说出今日的不同来,他刚才看到渔娘一身盛装从屋里走出来时,心跳停了一瞬。
    淼娘跟芸娘说到一块儿去了,两人凑一起叽叽喳喳,把渔娘从头夸到脚。
    站在淼娘旁边的妇人侧身小声跟丈夫说:“在家时,只听公公婆母说过二房这位妹妹颇有才情,今日一瞧,倒是跟苏家那位大娘子的气度有些相像。”
    说话的这位妇人娘家姓苗,乃是淮安梅家嫡长子梅羡谨的夫人,论关系算是渔娘的堂嫂。
    两日前,梅羡谨和苗氏夫妻二人才到南溪县,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来参加这位堂妹的笄礼,同时请堂叔一家明年开春去淮安祭祖。
    堂叔已经写信答应了明年要回淮安,为了表示主支的郑重,他们夫妻还是来了一趟。
    梅羡谨也是头回见到这位堂妹,听夫人说完,他忍不住地点头,渔娘书画工夫比那位苏家大娘子强些,只论人的话,渔娘比苏家大娘子要强些。
    前朝时,淮安最大的家族是杜家,因为站错了队,被抄家灭族了。杜家倒了,淮安许多小家族多少受了些牵连,他们梅家也一样。
    杜家没了之后,淮安其他小家族不敢冒头,也就近几年,淮安苏家的大女儿嫁给陈家嫡长子,苏家靠着陈家的关系,苏家成了淮安领头的那个。
    陈家呀,在前朝世家谱上排第三,因为支持当今皇上打天下,成了世家谱前十硕果仅存的大世家。当家人陈方进被封镶国侯,如今乃内阁大臣兼吏部尚书。
    苏家的大娘子能进陈家,嫁给陈方进的嫡长子,若无意外,苏家大娘子以后是板上钉钉的侯夫人,陈家宗妇。
    苗氏听明白丈夫的言外之意,她笑了笑,这位堂妹的教养挑不出错来,只论人肯定不比苏家那位大娘子差。但女子婚丧嫁娶,哪里只看人如何,还要看门户。
    梅家比起苏家来,还是要差上一筹,这上面比不得。
    苗氏心里轻叹,堂堂婶如此珍爱的女儿,就算是陈家那样的顶级门庭,只怕他们也不愿意把堂妹嫁进去。
    不只堂叔和堂婶,打小教堂妹读书学书画的孙家夫妻俩,他们一手把堂妹教养大,他们把堂妹看得也很重,他们定不会允许旁人打堂妹婚事的主意。
    听听,那位孙先生亲自给渔娘取字青山,望她能自在放飞于山河,纵情世间,安然一生。
    谁家长辈会郑重地给小娘子会取个青山这样的字?嘴里说的话都是盼她过得自在,一句都没提相夫教子的话,苗氏还是头回见。
    可见,他们对渔娘视如珍宝,宠爱至极。
    二堂叔家的渔娘养得好,不愿意嫁进高门大户。三堂叔家的两个女儿倒是有攀高枝的心思,无奈有些配不上。
    唉,梅家怎么不多几个渔娘这样的小娘子。
    “这位夫人,您是哪儿的人?”
    “我们是淮安梅家人,我是渔娘的堂嫂。”
    “哦,听渔娘提过你们,你们千里迢迢过来,真是辛苦了。”
    淼娘也不知道苗氏是谁,见他们夫妻面生,站在那儿又不跟其他人说话,怕他们夫妻觉得渔娘家招待不周,她礼节性地上前搭句话。
    苗氏客气地冲淼娘点点头。
    苗氏左右看了看请来的宾客,女子也罢了,不该请这些外姓男宾来,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之人,传出去也不体面。
    这里到底不是自己家,也不懂这里的习俗,苗氏也就不乱开口惹人嫌了。
    渔娘的笄礼办得简单而隆重,笄礼完成了,渔娘挽着先生和师娘,笑道:“你们别走,我还有礼物送给你们。”
    “今日送?”
    都过了好些日子了,孙浔和于氏都把这事儿忘记了。
    渔娘笑起来的时候又有了平日调皮的模样,她扶着先生和师娘坐下:“就今儿送,不过送之前,先生和师娘得吃我一盏茶。
    贺宁远闻言笑着看了梅长湖一眼:“梅兄,敬茶?要做什么?刚才拜谢长辈时,不是已经敬过了吗?”
    “你别管,只看着就是了。”
    在场的其他宾客也看出门道来了,周掌柜笑道:“怎的,今天你家渔娘要再拜一次师?”
    梅长湖老神在在:“再拜一次师有何不可?我的渔娘从开蒙伊始就得我师兄师嫂教诲,如今渔娘成了大人,合该再拜一拜她先生和师娘。”
    话虽这般说,贺宁远他们都知道,读书拜先生,和真正的拜师不一样。
    奉茶拜了师门,那就是入室弟子,师同父,以后再也撕不开了。王苍和贺文嘉,到现在都未正经拜师。
    孙浔和于氏被渔娘亲手扶到上首坐下,阿青端了茶来。
    “我来。”
    林氏从阿青手里接过茶盘,亲自端过去。
    梅长湖牵着小儿子也走上前去,高声笑道:“师兄,师嫂,看在渔娘拜师这般诚恳的份上,可要给渔娘补一份厚礼才行,不然我可不依。”
    孙浔和于氏明白了师弟一家的意思,于氏忍不住红了眼眶,连忙去扶渔娘:“好孩子,别跪了,天冷,别伤了膝盖。”
    林氏笑道:“师嫂若真心疼渔娘,就赶紧叫她敬茶吧。”
    渔娘从娘亲手里端了茶盘,双手敬上:“请师父师娘喝茶。
    原来渔娘唤的是先生和师娘,如今改口成了师父师娘,一个字的改变,到底不一样了。
    孙浔难得激动,端茶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好孩子,好孩子!”
    于氏更是忍不住落下泪来,这孩子,太会心疼人了。
    渔娘笑着催道:“师父和师娘快喝茶,我还有拜师礼给你们呢。”
    观礼的众人都笑了,都催孙浔夫妻赶紧喝拜师茶,他们还想瞧瞧渔娘送的什么礼。
    孙浔笑了下,把茶一口饮了,放下茶杯。
    “送什么好东西了?”
    渔娘喊了声:“阿青,我的画呢?”
    “哎,在这儿呢。”
    渔娘接过画,献宝似的递上去:“你们快瞧,我画了许久才画成这样。”
    见要看画了,围在花厅外的宾客皆往里走,贺宁远走得快,他积极道:“孙先生,我帮你拆开。”
    一幅画罢了,又不难拆,拉了下捆住画的带子,画卷就滚开了。
    “嘶~
    “我的三清老爷,画得可真像。
    “一模一样!”
    “让我瞧瞧。”刚才慢了一步被其他人挡在后头的贺文嘉两步上前,走到先生跟前去。
    贺文嘉惊了,画的还真是......贺文嘉扭头看先生和师娘......还跟先生和师娘一模一样啊!
    先生眉头的皱纹,师娘随时带笑的眼角,真像啊!
    “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贺文嘉不敢置信。
    贺宁远转身拍儿子一巴掌,知不知道尊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人家小娘子这话?
    贺文嘉被他爹揍了,跟没感觉一般,看着这幅画如痴如醉。
    渔娘的工笔画向来画得好,这幅画的技法跟他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这是新创的吗?
    渔娘忍不住得意:“厉害吧,我书楼里藏着一幅外邦来的画像,画得特别逼真,我自己研究学来的。”
    梅羡谨和苗氏夫妻俩对视一眼,这位小堂妹,比他们听说得更加厉害,简直能称之为大家了。
    “好好好!”
    收到画的孙浔和于氏,两人对这个亦徒亦女的孩子,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孙浔连说三个好字。
    贺文嘉盯着渔娘,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讨好渔娘,叫渔娘给他也画一幅这样的画来,一定要把他画的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你看什么?”
    "......"
    贺文嘉捧着笑脸正回话,渔娘转头跟芸娘和淼娘说话,贺文嘉只好默默闭嘴。
    在场的宾客都围着这幅真人画像议论纷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
    梅羡谨不禁有些遗憾,堂叔若是随了父亲的意思,渔娘的笄礼若是在淮安办,渔娘的才名只怕几天之内就能传遍淮安府。
    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