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9、第 89 章  青梅煮酒(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9、第 89 章第(1/2)页
贺文嘉迫不及待接媳妇儿回家,小夫妻俩家去也没什么可忙的,用过晚食后溜达了一圈,去书房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忙了一个时辰了,夜沉了,该歇息了。贺文嘉起身活动活动手腕,转到渔娘身后,看她在研究舆图。
    侯粱得了皇上许可,把大晋朝各省舆图都送了一份到渔娘手上。整个大晋朝,除了皇宫里,只有他们家书房里存着一份全图。
    “该睡了。”
    “好。
    渔娘把舆图装好放箱子里,又仔细锁好箱子,关好门。
    走时,渔娘还不忘嘱咐看守书房的护卫:“今日天气冷得很,晚上去库房多要些炭火,你们几个别把自己冻坏了。”
    “多谢夫人,小的一会儿就去库房再要半筐来。”
    渔娘点点头,这才走。
    两刻钟后,内院熄灯了。外院的灯还亮着。
    侯家的郎君们屋里都点着灯熬着油,一个个被范先生留的课后题折磨得抓耳挠腮,双目无光。
    桌上的墨条磨短了半寸,用掉的稿纸堆满了桌角,可题卷上一个墨点都没留下。
    侯粱的二儿子猛然站起身:“大哥,我不行了,明儿我就回去告诉爹,我资质愚钝,当不了梅夫人的弟子。”
    侯大郎连忙拉住弟弟:“你敢去?你要这么跑回家去,爹不得打你?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你愿意叫你儿子看你被爹揍?
    侯二郎欲哭无泪:“那能怎么办?,范先生留了三道题,我连第一道题都做不出来。”
    头一道题是白天里范先生讲过的,只是换了个说法他就不会了,他这样的脑子,留在这儿,对先生是折磨,对他自己同样是折磨。
    侯大郎本来想劝,可堂兄弟十几个,大家至少都把第一道题做出来,就二弟不会做,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
    侯二郎震惊,大哥竟然都找不到借口劝他了?
    侯二郎这下真哭了,他被自己蠢哭了,太叫他伤心了!
    侯原做出了第二道题,验算后确定自己没做错,松了口气,看了眼屋里的兄弟们,略有点自得:“二哥呀,你要是实在学不会,那就学不会嘛。梅夫人说了只会收几个弟子,你选不上也正常。”
    “小弟,好好说话。”
    侯二郎擦擦眼睛:“大哥别说小弟,他说得也没错,明天我想家去了。”
    侯慎劝道:“二堂哥,就算学不会你也别着急家去,跟着范先生多学一段时日,多少能学到点东西。”
    “侯慎说得对,天下间精通数术的大儒本就是凤毛麟角,咱们若不是因为梅夫人的缘故,求都求不到范先生的门下。”
    “咱们家画的舆图皇上已经瞧不上了,再不思变,努力上进,不用几年,朝廷上就没有我们侯家的位置了。”
    他们这一代堂兄弟十几个人,目前只有三个秀才,侯慎一个举人。这种情况下,他们拼不过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士子,若是断了通过舆图入仕的路子,侯家就真的完了。
    侯大郎扭头看侯原:“小弟,咱们兄弟之中,你的脑子最聪明,以后若是拜入梅夫人门下,一定要尊师重道,往日那些话可不准再提了。”
    侯原脸上臊得慌,十分不好意思:“大哥,那是我不懂事说的话,这都多久了,您怎么还记着。”
    “不是大哥故意要揭你的短,我怕你哪日太过放肆说错了话。”
    “大哥,我不会的,我打从真心敬佩梅夫人的学识和为人。”
    “你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
    侯大郎训完弟弟,扭头跟其他堂兄弟们说:“你们也是,不管以后是读书还是做官,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得罪人。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大哥放心,我们知道了。”
    侯大郎出门去了,侯原小声跟旁边堂哥说:“大哥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说话跟咱爹和二叔一模一样,老气横秋得很。”
    “别胡说,大伯往日里的教导你都忘了,咱们侯家不可张扬。”
    “哎,说到底,还是咱们侯家太弱了。”
    侯慎轻敲他脑袋:“你是说咱们家的祖宗都不行,就你厉害?”
    这话侯原才不敢说,叹了口气,拿起笔计算起来,他一定要把最后一道题做完了才睡。
    侯家郎君们点灯熬油地学习,渔娘这个当家主母自然是知道的。过了几日,渔娘请范先生喝茶。
    范先生自是知道这个徒媳请他喝茶所为何事,他道:“两个人,侯粱的小儿子侯原,聪慧机敏,是个可造之才。侯家二房二子侯慎,在数术上不如慎,但他细心周全,如今已考得举人,我看侯家下一代的领头人就是他了。”
    渔娘放下茶盏,微微蹙眉:“侯原倒是还可,可侯慎真如先生所说,他能静下心来跟我学艺?”
    “问问吧,看侯慎和侯家是如何考虑的。”
    “其他十几个都不行?”
    说起这个,就要说到侯家的家风了。侯家小心谨慎是好事,可是把孩子教得太过刻板迂腐也不好。
    “侯粱身上也有侯家人谨小慎微的秉性,可你看他在皇上跟前,该他说的话时候,脑子灵活得很,所以他那一代让他当家。他那一代除了他之外,其他旁支拿得出手的没几个。”
    如今侯家下一代几乎跟侯粱那一代一样,侯慎大概率能出头成为侯家下一任族长,家族中其他孩子都是往老实里养。
    “出不了头,站不到高处,那就低头当个老实好用的人,朝堂上终究是需要侯家的。”
    究其根本,侯家的生存之道跟范家都是一样的。
    范家不过是家大业大,所以瞧着比侯家体面些。说到底,还不都是任由皇上使的眼睛和锯子罢了。
    “侯粱作为侯家的当家人,自然希望你收侯家的子弟为徒,越多越好。你若是问我,我觉得两个侯家子足矣。”
    范江桥又提到:“若是侯慎不愿意也无妨,你可以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人,考校后可收为弟子。”
    渔娘明白范先生的考量,她点了点头,又给范先生添茶。
    “先生,这茶喝着如何?”
    “不错。
    “您若是喜欢,就拿些去喝,最近外头送来两斤好茶来,赶紧喝完,再过些日子,明前茶就要送来了。”
    到时候南方的春笋、小青菜、河里的河鲜等等,各色菜蔬肉食,鲜美的滋味就要摆上桌了。
    范先生笑道:“你呀,以后也是当先生的人了,在弟子面前说话还是要多注意维护当先生的体面。”
    渔娘眨了眨眼,当先生怎么了,当先生也要有爱好么。爱口腹之欲,可是个极好的爱好呢。
    范先生卸下替渔娘考校弟子的担子,在家用了午食,就带着小厮去京郊会友去了。
    下午,渔娘吩咐管家把侯原和侯慎请来。
    侯家儿郎们听到梅夫人有请,堂兄弟十几个人的脸上,有激动,有遗憾,有释然。
    侯慎和侯原两人走后,侯二郎长舒一口气:“终于熬到这一日了,大哥,咱们今日就可以归家了吧。”
    堂弟们都期待地看着他,侯大郎说:“别着急,一会儿我问问范先生吧。”
    一群小子还不知道范先生已经走了,这会儿一个个喜滋滋的:“辛苦大哥!”
    梅家内院。
    渔娘观察侯慎和侯原两人,又问他们平日读什么书,有什么喜好,问了许久,最后发现,两人当真跟先生说得一样,一个稳重端方,一个聪慧机敏。
    侯原最忍不住,渔娘每次问到他时,他的话最多,渔娘也不打断他,耐心听他说完了。
    几次下来,侯原似乎觉得自己的话有点太多了,就慢慢管住自己的嘴了。
    渔娘微微一笑,侯原这小孩儿不错,可以收。
    至于侯慎,渔娘道:“你已是举人,为了你自己的前程和家族之计,你现在应该以考科举为要。我叫你来,是舍不得你的天分,当然,你拜我为师与否,最后决定权在你。”
    侯慎早就想过了,此时他毫不犹豫道:“我愿拜您为师,随您学习本事。”
    “纵使会耽误你两年后的会试?”
    “是,在下绝不后悔今日之决定。"
    渔娘含笑:“不急,你们先家去问问家中长辈,若是家中同意,两日后是个好日子,你们再来。”
    “先生,我爹肯定会答应的。”侯原迫不及待。
    渔娘笑着道:“就像我当日跟你们讲的那般,跟我学舆图,只在书房是学不会的。你们若拜我为师,以后定会花许多工夫跟我外出,就算不能走遍整个大晋朝,肯定也会去许多地方。”
    侯原立刻道:“我愿意跟您出远门。”
    侯慎自然也是愿意的。他早就知道他的个人的前程和家族的前程是捆在一起的,就算失去会试功名,他也要学会梅夫人的真本事。
    舆


89、第 89 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