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4、晋江首发  与君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4、晋江首发第(2/2)页
,被敌军围困的可能性很小,但不代表没有。”淳于诩尽可能直白地解释,“而有很大一种可能,是心理上的拖住。这场仗打到现在,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已经投入太多,只需最后一口气就可以灭了卫泰,拿
    下冀州。所以司空不肯撤。”
    “他的信件上只言粮草被烧,要求征粮,这两句话吗?”隋棠道,“没再说旁的?上面都是大人的猜测吗?”
    “信使持金箭送如此急报,需防途中为敌军所截,所以军报都是言简意赅。”淳于诩闻得外头马蹄声,掀帘探之,乃数位得了信的同僚策马赶赴宫门。
    他回首道,“臣已经通知了蔡祭酒一行和尚书台的官员,其中八位尚书郎都是令君座下弟子,稍后您听他们的分析便可明白,便知臣所判无差。”
    话到此处,淳于诩跪下身来,“殿下,今夜请您务必要劝谏陛下,帮助征粮急调。虽说很大缘故是司空主观不愿撤军,但也有可能是真的被困,九死一生。”
    “殿下??”淳于诩以头抢地,“这是陛下登基以来,司空头一回有求于他。何况,这处还涉及您的药!”
    即便隋棠再不懂军政,话到这处,也多少明白了几分当下局面。
    首先,他有战死的可能,这种可能比他以往任何一次的风险都大。
    其次,他不撤军有部分缘故是为了她。
    其三,他向天子低头、让步了。
    隋棠的心思毫不犹豫地留在了第三处。
    这一步,可让他不死,可让她有药,可让江北九州一统,可让家天子重现世人眼中,可让齐皇室重立威信。
    勤政殿中,因来时淳于诩乃击鼓传声,又持着信使金箭走得司马门,司马道。是故天子已经到来。
    不多时,太尉何?,中郎将何昱、大司马临淄王亦赶来了。
    在场的还有蔡汀一行,代表姜的尚书台一行。
    也就是当是隋棠入京时,隋霖与她说的朝野三派,这日尽数到齐了。
    他们在大殿论政,女子不能上殿,隋棠遂坐于屏风后旁听。
    所论所分析,果然与淳于诩前头所言,基本一致。
    只是多出了一部分隋棠还来不及思虑到的地方。
    便是当下形势,其实淳于诩自己调粮食也可,只是已经没有现的,需要挨家挨户征粮汇聚,便是惊动百姓;或者说因在六月里,再熬一段时日,麦子就要成熟。蔺稷可派兵甲沿途收割,边作战边收粮。然这两种方案都颇费时辰,而如今蔺稷
    处最熬不起的就是时辰。
    战况瞬息万变,时辰就等于生命。
    所以,蔺稷求于天子。
    天子手中,这些年虽权柄下滑稀释,然掌管国库的大司农是今岁才被蔺架空,掌管粮草的司马官临淄王更是隋家宗亲。
    他手里有现囤的粮草,加上太尉何?一派的豪族,聚起粮来自比淳于诩要快许多。
    隋棠来时便已经想到了各方受益点,今日蔺稷折腰让步,是让彼此共赢的局面。天子没有不应的理由。
    她想,其实自个不来都是可以的。
    然而,一个多时辰的商讨后,并不如隋棠所想,隋霖说容他考虑,之后便不容臣子再言,拂袖回了内殿。
    一时间,淳于诩与之蔡汀等人都将目光投向屏风后的人身上。
    隋棠纵是看不见,也能感受到,遂未等他们开口,便道,“一切有孤,你们且回府再商量对策。
    正在殿外廊下说话间,却见中贵人唐珏过来。
    唐珏向隋棠行了个礼,道,“陛下体恤长公主,请您也先回府休息,不必耗在此处。”
    隋棠还欲说话,被淳于诩拦下,“殿下,在哪里都是等,我们且遵旨。”
    隋棠僵了片刻,只觉体内气血翻涌,几欲站不住,不得法只能随诸人回去。
    回去路上,她在淳于诩的分析中,大概了解了天子的考量。
    晌午时分,勤政殿偏殿中,除了本来就在的何?父子、临淄王,这会宗室里的豫章王、广陵王都赶来了。
    眼下都知晓了当下事宜。
    “朕登基六年来,两千多个日夜,终于等到他低头时刻。既然俯首让步了??”少年白皙的面庞多了两分自得,细长眉眼望向临淄王,“皇叔,不如应了他,也于我们有利。”
    临淄王领的这份差事,乃实打实的油水,攥在手里心中踏实。年年灾荒,时时战乱,他没有旁的心思,就一桩,且不打他的主意。只要如此,管他外头多少诸侯,他们自花他们的银子,吃他们的粮食,用他们的兵甲,不搭上他,便随他们打
    去。
    从宦官把权、到太师范洪乱政,再到诸侯四起,到眼下蔺稷挟天子令诸侯,于他眼中虽都是财狼虎豹,但若非要挑一个让他觉得有些人样,那他当毫不犹豫择蔺稷。
    原因无他,只有蔺稷从未打过他手中粮草的主意。
    却不想,大失所望。
    会。
    临淄王知天命的年纪,但显然还没有参透天命,这会捋着炸起的胡须,双目投向豫章、广陵二王。
    豫章王已经逾七十,领宗正一职,乃隋氏族长,这些年办过最大的一桩事,便是主持了长公主隋棠的婚仪。这会浑浊鱼目接了胞弟目光,颤颤幽幽道,“老七莫瞧我,小时候我就老实不爱舞刀枪,何谈打仗的事。”
    他锤了捶后腰,转向广陵王,“十六说说有何看法?不惑之年就是头脑清晰时。”
    广陵王冲大哥拱了拱手,转而向天子正经作揖,“臣认为不能应了蔺稷所求。我们需防一事。”
    “何事?”隋霖不解道,“此番是他有求于朕,若是朕助他,便可以立威于朝野,立信于天下。且昨日尚书台也说的明白,蔺稷此番态度转变,定是令君相劝之故。若是朕不应,且非让令君失望。我们一直是想要争取姜一派的,这也是个机
    “非也。陛下,姜令君中立,虽说没有完全帮扶蔺稷。但是所谓人臣,便理当都是天子之臣,何来中立一说。中立,不过是他不忠的遮羞布罢了。”广陵王顿了顿继续道,“这处暂且不提,臣要说的是,有没有可能蔺根本无事,是故意放出的消
    息?"
    “故意放出消息?”隋霖愈发不解,“此等作战关键时刻,谎言粮草不够,岂非动摇军心?”
    “陛下,兵法有云,兵不厌诈。”何?这会接过话来,“广陵王的话,确实有理,亦是老臣的担忧。蔺极有可能是想吞掉大司马手中的粮草,为自己省一波。如今粮比齐金,最是贵重。”
    “甚至,您听那些尚书郎昏头的建议,居然还说您可以趁此机会御驾亲征,扬名更甚。臣瞧着,那姜令君多半已是一丘之貉,说不定您一出禁中,他蔺稷便趁机于乱军中要了您的命。”
    “陛下,确实要防着此处。”何昱也接了话,“您忘了,您身边有八百死士,长公主牙口藏丹朱一事既然被发现,那么死士一事或许蔺稷也晓得了。他这是诱着您离开洛阳,不得不防!”
    六月天,殿中点着冰鉴,冷雾缓缓而出。
    少年初时的决定已经被动摇了大半,只是回想上回胞姐言语,思量道,“以上也是诸位的猜测。但若蔺稷所言不假,我们岂不是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陛下,臣有一计。”何昱拱手道,“我们可以择一人前往查明缘由。若蔺说言非虚,我们自然供给粮草。若是假的,便也不亏。”
    隋霖眯了眯双眼,“这人怕是不好找,派我们处的人去,若蔺稷作假,便是有去无回。若是派司空府的人去,他们自然沆瀣一气。何论这途中,还需提防卫泰截杀!”
    殿中一时静下,诸人面面相觑。
    “有去无回”乃反向证明蔺作假,原是个好法子。
    三王手下各有亲信子侄,何父子里何昱就可前往,但显然谁也不想这般冒险涉死。
    “陛下。”何昱继续道,“臣有个人选,或许合适。”
    “谁?”
    “长公主。”
    这话落下,殿中君臣怔一瞬而抚掌称赞。
    皆知蔺稷爱重她,自不会要她性命。而她即便心悦蔺稷,但到底留着氏血脉,此等大事,定不会言谎。至于途中若遇卫泰杀人,便只能看她天命了。
    “去司空府传长公主,让她即刻入宫。”
    唐珏领命离开,然从太极宫到司空府一个来回也需半个时辰,唐珏却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召回了长公主。
    显然公主去而又返。
    隋霖起身扶端正行礼的公主,道,“正好朕有事传阿姊。
    “臣亦有事要禀。”隋棠道,“陛下先说。”
    殿中儿郎围视,独她一个女子,还双目不明。隋霖忽觉有些羞愧,然缓一缓还是开门见山将话道来。
    隋棠闻后不语,半晌面容浮上笑意。
    “陛下以为臣这般匆匆返回是作甚!”公主重新伏拜于地,恭敬道,“臣就是来请命前往的。”
    她说得心甘情感,只是尾音里拖出两分讥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