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对迪子的致命一击第(2/2)页
王薇补充道:“我们正在与东南亚的电商平台合作,尝试将AgriMind接入农产品销售系统,让农民不仅能种得好,还能卖得出去。”
林泽宇听后点头:“这才是真正的科技价值不是取代农民,而是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几个月后,AgriMind2.0正式上线,并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同步推广。新版本的推出,标志着尉来科技从单纯的农业科技公司,向农业服务生态平台的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而在北京总部的会议室里,林泽宇和王薇再次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
“我们才刚刚开始。”林泽宇低声说道。
王薇微微一笑:“是的,但每一步,都值得。”
窗外,北京的夜色依旧璀璨,仿佛在为这场静悄悄的农业革命鼓掌。
林泽宇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的CBD灯光,心中思绪万千。AgriMind在东南亚的推广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而他的计划,远不止于此。
“林总,”王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泰国农业部刚刚发来邮件,他们希望我们能在南部的宋卡府设立一个新的技术支持中心,以应对当地农民对AgriMind日益增长的需求。”
林泽宇点点头,转身接过王薇递来的平板电脑,快速浏览邮件内容。“宋卡府……”他低声重复,“那边的水稻种植面积很大,但受季风影响严重,农民对气候预测的需求很高。”
“是的,”王薇继续说道,“而且当地农业合作社希望我们能与他们合作,建立一个AgriMind数据共享平台,让农民可以实时查看周边田地的种植情况,从而优化自己的耕作策略。”
林泽宇沉思片刻,随后说道:“这个想法不错。我们可以让AgriMind不仅是一个决策工具,更是一个农业信息共享的平台。农民之间互相学习,比我们单方面传授知识更有效。”
王薇点头:“我已经安排技术团队开始评估可行性。不过,这意味着我们要在东南亚增加更多的本地服务器和数据处理节点。”
“那就做。”林泽宇语气坚定,“我们不能让技术成为推广的瓶颈。AgriMind的核心价值,是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我们要确保每一台终端设备,都能真正发挥作用。”
王薇微微一笑:“明白了,我这就去协调。”
几天后,尉来科技正式宣布在泰国宋卡府建立东南亚第二座AgriMind技术支持中心。该中心不仅负责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还将设立一个农业数据分析实验室,专门研究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生长规律。
与此同时,越南的推广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河内农业局与尉来科技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红河三角洲地区推广AgriMind至五万农户,并设立一个国家级农业数据监测平台,以AgriMind为核心,整合全国农业信息。
林泽宇亲自前往河内,与越南农业部长会面。会谈中,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AgriMind合作社”计划。
“传统的农业推广方式效率较低,”林泽宇向越南农业部长解释道,“而如果我们能将AgriMind与当地农业合作社深度绑定,由合作社负责设备的分发、培训和技术支持,不仅能提高推广效率,还能增强农民对系统的信任。”
越南农业部长听后频频点头:“这个模式很有前景。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解决方案。AgriMind似乎正是我们需要的那把钥匙。”
会谈结束后,林泽宇走出会议室,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带着热带气息的暖风。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代码和算法,”他低声自语,“而是连接人与人、人与土地的桥梁。”
回到北京后,林泽宇立刻召开了内部战略会议。会议室内,王薇、技术总监、市场负责人等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东南亚的推广已经进入深水区,”林泽宇站在会议桌前,目光坚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农业服务体系。”
“具体怎么做?”技术总监问道。
“首先,我们要加快本地服务器的部署,确保每个合作国家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数据节点。”林泽宇说道,“其次,我们要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农资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打造一个以AgriMind为核心的农业生态链。”
王薇补充道:“此外,我们还要推动AgriMind进入农业教育体系。我已经与泰国农业大学、越南河内农业大学达成初步协议,将AgriMind纳入他们的农业技术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这将为我们培养一批本地化技术人才,”技术总监点头,“同时也能增强当地对AgriMind的认可度。”
林泽宇环视众人,缓缓说道:“我们的目标,不是让AgriMind成为一个‘外来者’,而是让它成为这些国家农业发展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农民相信,AgriMind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帮助他们。”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随后响起一阵掌声。
夜色渐深,林泽宇再次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他知道,AgriMind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他们,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