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 什么光速  科技入侵现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什么光速第(2/2)页
、燃烧室压力、温度和振动。
    J2因是上级发动机,需在真空室进行高空模拟测试,验证在低压环境下的性能。”
    林燃提的测试方法很常规,张小强听完后只不过再次确定了对方是真懂,他问道“质量控制呢?有什么特别的检查方法?”
    林燃:“每个部件都要经过非破坏性检测。
    喷射器板用X射线检查焊缝,燃烧室用超声波检测裂纹,涡轮泵用染料渗透法检查表面缺陷。
    每台发动机组装后,还要进行全系统压力测试。”
    王强:“如果材料短缺,比如InconelX750,我们该怎么办?”
    林燃:“尽量找到最接近的替代品,比如Inconel718,但必须进行热力学和机械性能测试,确保与原设计一致。
    任何变化都需要额外验证。
    但归根结底我们要规避这种情况的产生。
    如果是经费方面的问题,我这边可以出钱。
    总之记住,复刻不仅是复制图纸,还要理解每项设计的工程逻辑。
    让我们开始吧。”
    制造车间内,精密钻床整齐排列,切削液气味弥漫。
    林燃站在一台钻床旁,指导工程师。
    喷射器板半成品固定在工作台上,304不锈钢表面闪着金属光泽。
    林燃拿起深度尺:“这个喷孔深度要精确到0.1毫米,角度偏差不能超0.01度。看,这里有微小毛刺,需用细砂纸打磨。”
    “好的,教授,我会非常小心。”
    林燃用光学显微镜检查一个喷孔,屏幕显示边缘光滑,无瑕疵。
    林燃满意道:“这个喷孔合格。2832个喷孔都要达到这个标准。”
    “这么多喷孔,每一个都要完美,工作量巨大。”跟着的张小强心想。
    工程师问道:“教授,铜衬怎么加工?”
    “铜衬用电火花加工,内壁粗糙度Ra0.4微米,加工后用超声波清洗,去除残留颗粒。”林燃不假思索道。
    林燃逐一检查一排喷空,发现其中一个喷孔角度偏差0.02度。
    林燃严肃道:“这个喷孔不合格,需重新钻孔。
    燃烧室压力高达70巴,任何偏差都可能引发振荡。”
    巴(Bar)是压力单位,1巴100千帕。
    工程师点头,重新调整钻床参数。
    林燃再次强调:“精度是第一位的,不能有任何妥协。”
    铜质挡板加工完成后,团队在真空炉中进行钎焊。
    林燃监督钎焊过程,确保温度稳定在1093℃。
    林燃:“钎焊后立即用X射线检测,任何微裂纹都可能导致失败。”
    “明白,我们会逐块检查。”
    真空炉控制室里,工程师们监控温度曲线。
    林燃站在显示屏前,178根InconelX750管整齐排列在炉内,钎料均匀涂抹。
    林燃:“升温速率每分钟5℃,达到1093℃后保持30分钟,缓慢冷却。急剧温度变化会导致管子变形。”
    “程序已设置,会严格控制。”
    真空泵嗡嗡作响,炉内压力降至105托。
    同样托也是压力单位,1托133.322帕。
    林燃心想:“钎焊是F1制造的瓶颈,任何失误都可能毁掉数周的努力。”
    30分钟后,降温开始。炉门打开,燃烧室管壁光滑,无明显缺陷。
    “初步检查,管子排列均匀,无变形。”
    林燃:“好,立即进行超声波检测,确认焊缝质量。”
    检测结果显示,焊缝完整,仅一处微小气孔,林燃建议局部重焊,确保完美。
    平衡实验室里,一台1960年代风格的手动平衡机被启用。
    林燃亲自操作,展示叶轮校准。
    林燃:“这个平衡机是原始设计的翻版。我们要复现NASA的校准过程。”
    他将铝合金叶轮安装在平衡机上,启动旋转,屏幕显示0.3克毫米的不平衡。
    林燃:“需要在叶轮上钻小孔校正。根据相位,钻孔位置在这里。”
    他标记位置,华国航天的工程师们负责尝试操作。
    “教授,怎么确定钻孔深度?”
    林燃:“根据不平衡量计算,通常0.1毫米深的小孔就够了。
    钻完后重新测试。”
    经过三次调整,不平衡量降至0.08克毫米。
    林燃:“合格!每个叶轮都要这样校准。”
    一旁的张小强内心感叹:“教授这也未免太精通了吧?
    这么老的设备也能用得这么精准。”
    张小强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开始就知道,林燃精通阿波罗登月。
    随着过去一个月时间的合作,林燃的精通和他以为的精通压根就不是一码事。
    张小强知道林燃在阿美莉卡留学,知道对方是阿波罗登月的狂热爱好者。
    他以为的精通,充其量是找到了一些外界查不到的资料,知道一些外界不知道的技术秘辛。
    仅此而已了。
    无非是在研发过程中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但该要的测试,该做的尝试,该让工程师尝试着找到办法达到目的,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
    说是复刻,更准确说应该是复刻式研发。
    你顶多开了部分地图,然后再部分地图的基础上再去做探索。
    而研发本身就像是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试错,复刻最多试错少一些。
    哪怕现在的阿美莉卡想要复刻阿波罗登月,想要再造F1发动机,也得把两千多次的燃烧不稳定性测试给做了。
    起码花个七八年。
    加上其他环节,反复测试验证。
    所以,阿美莉卡不重启阿波罗登月,史密斯专员们要大捞特捞是一回事,复刻本身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张小强在和林燃合作前的认知。
    但在合作之后,他的认知完全被颠覆了。
    林燃的表现与其说是精通,不如说每一个细节,他都了如指掌。
    一般写在报告上就一句话,实际上底层原理可能是花了上千个小时才摸索出来的。
    林燃的所谓精通,具体到每一步要怎么做,都在现场掰开了揉碎了告诉六院的工程师们。
    搞得张小强有点怀疑人生,要不是对方才24岁,但凡年纪大一点,他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参与过F1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了。
    J2喷射器制造在另一车间进行。
    林燃检查同轴喷孔加工,316不锈钢喷射器主体固定在车床上。
    林燃强调道:“同心度偏差不能超0.01毫米,用千分尺逐孔检查。”
    “是,教授,我已经检查了10个喷孔,都合格。”
    林燃拿起一个铜合金喷嘴,检查表面。
    林燃:“喷嘴粗糙度Ra0.2微米,很好。
    继续保持。”
    J2燃烧室钎焊在另一真空炉进行,540根316不锈钢管排列整齐。
    林燃:“钎焊温度10501070℃,升温速率每分钟3℃,保持25分钟。”
    “炉内压力已达106托,程序运行正常。”
    钎焊完成后,燃烧室管壁光滑,超声波检测确认无缺陷。
    林燃:“完美!这批燃烧室可以进入组装。”
    液氢涡轮泵制造在低温实验室进行。
    林燃指导团队测试迷宫式密封。
    林燃:“在253℃液氮中运行泵体10分钟,检查密封性。”
    “无泄漏,轴承温度稳定。”
    林燃:“很好,轴承用液氢冷却,确保不冻结。”
    组装大厅里,F1和J2发动机的部件整齐摆放。林燃监督组装,指导螺栓扭矩和密封垫片安装。
    林燃:“F1喷射器板与燃烧室连接,螺栓扭矩50牛米,垫片无损伤。”
    “是,教授,我会逐个检查。”
    J2组装中,林燃发现一个液氢管道接头偏差。
    林燃:“这个接头偏差0.05毫米,需重新对齐,否则可能泄漏。”
    团队迅速调整,完成组装。所有部件经过X射线、超声波和染料渗透检测,确保无缺陷。
    测试场内,F1发动机固定在测试架上,控制室屏幕显示实时数据。
    林燃:“150秒静态点火,监控推力、比冲、压力。”
    张小强亲自担任本次的测试指挥官:“倒计时10秒!3、2、1,点火!”
    火焰喷涌,推力达6770千牛,相当于152.2万磅,比冲263秒,压力70巴。
    负责监控数据的工程师兴奋道:“数据稳定,无振荡!”
    林燃:“对比阿波罗11号数据,性能完全一致。”
    随后,J2发动机的测试也顺利进行。
    液氢系统的密封性完美,燃烧效率达到预期。
    J2在真空室测试,推力1033千牛,比冲421秒,三次点火正常。
    “质量1790千克,与原始1788千克偏差仅0.1。”
    张小强补充道:“我们对比了土星五号的数据,F1和J2性能完美匹配。
    非破坏性检测和压力脉冲测试也通过。”
    离开生产车间回到会议室之后,工程师团队们欢呼一片,大家用水杯替代酒杯欢呼庆祝。
    “砰砰砰”
    “请进。”贾勇说。
    “院长,我来给您汇报工作。”张小强推门而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