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苏杨惊人的演技  女神们的白月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苏杨惊人的演技第(1/2)页
1997年。
    一个迷茫与希望交织的特殊时代。
    时代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崩坏中孕育着新的机遇。
    四大天王风靡乐坛,唱片销量屡创新高,众星争辉。
    随着两大天后退隐,天后之争愈演愈烈,华语乐坛正式步入群雄并起,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而电影圈则是风云变幻。
    港岛电影虽仍保持着辉煌,但面对好莱坞的强势冲击,已隐约显现颓势。
    大陆第五代导演仍在坚守扛鼎,而第六代导演已纷纷崭露头角,陆陆续续走向了国际舞台……
    ……
    李洪涛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归来,他亲眼见证并参与了一个个文化娱乐时代的崛起与落幕。
    从四大天王之前的“双王争霸”杀疯乐坛,到港片黄金时代的武侠浪潮席卷全球,华夏功夫电影席卷欧美。
    粤语歌曲的崛起,校园民谣的风靡,摇滚时代的汹涌而至......
    他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参与缔造者,更是宋唐乐队的幕后伯乐……
    他嗅觉……
    从来都很灵敏。
    …………………………
    剪辑室很简陋。
    几台大头电脑,几台廉价的设备,以及,堆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
    李洪涛坐在电脑前,凝视着屏幕上的阿武两个字。
    与初次听闻时的漫不经心不同,此刻他心中莫名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沉重感。
    初剪的影片画面朴实无华,镜头间飘散着尘埃般的颗粒感,带着粗糙的抖动与廉价质感。
    然而,每一个镜头都仿佛在诉说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厚重的镜头语言无声流淌。
    这让他想起了去年一部入围柏林电影节的电影那山。
    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这部作品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导演贾柯凭借此片成为了星盛华娱影视板块新扶持的第六代文艺导演代表之一,今年更隐隐有成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趋势……
    橙红星娱虽然以音乐为主要业务板块,但近年来也在向影视出品领域延伸,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娱乐集团。
    不过公司目前尚处规划阶段,在影视领域的合作对象仍以老一辈导演的大片项目为主,对第六代导演的合作也仅限于已成名且由老导演提携的学院派、体制派导演……
    嗯,基本上都是资源之间的互换与交流……
    ……
    “阿武是一部关于时代洪流下小人物挣扎求生的电影!主角阿武从农村来到城市,怀揣梦想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我想通过他的故事展现城市化进程中底层人民的困境与坚韧,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他们被现实碾碎的声音。这是一幅时代的剪影,没有华丽的特效,只有最朴实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感,我想让观众看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灯光下。
    张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面对着李洪涛的严肃表情,最终压下激动。
    他的眼神炽热如火,仿佛燃烧着某种难以熄灭的执念,那是一种刻进骨子里的信仰。
    李洪涛听完后沉默不语,目光依旧停留在电影片头的画面上。
    站在一旁的余斌几次欲言又止,却被这沉重的气氛所压抑。
    他紧张地摸着衣角,视线紧锁在李洪涛身上,隐约意识到……
    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盯着镜头。
    ……
    镜头里很简单。
    其实是一个特写,片头的一个特写……
    晃荡的镜头下,隐约带着一阵阵灰尘在风中飞舞。
    镜头里的苏杨背着吉他,一步步在天桥上走过,迎着风雪,走路姿态很卑微,仿佛被挤压压弯了腰……
    镜头推近他冻得通红的脸。
    特写中,苏杨似乎迷茫,目光在霓虹与积雪间游移,瞳孔里凝结着小心翼翼的窥探、怯生生的畏惧,却又洇开一丝复杂的渴望。
    他裹紧单薄的外套弹唱,琴弦在寒风中发出生涩的颤音。
    冻得发青的指尖按错和弦时,他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镜头缓缓推移,聚焦在天桥角落,几个打工仔正蹲在阴影里抽烟,烟头明灭间飘来“讨薪”“官司”的只言片语。
    这组特结束得很快,仿佛不经意间拍到,如同城市对待边缘群体的态度,既记录存在,又刻意维持疏离。
    而接下来的镜头,也始终保持着一种真实而克制的质感,既不刻意渲染悲情,却在平实的画面中自然流淌出沉重的厚重感。
    视觉以苏杨的视角展开……
    收入拮据的他蜷缩在天桥下过夜,无人嘲笑,也无人驱赶,甚至无人投来一瞥目光。
    远处,一排排正在施工的楼房矗立在积雪中,轮廓模糊而阴森,仿佛沉默的巨兽俯视着城市的边缘。
    耳畔隐约传来激情四射的演唱会场音效……
    宋唐乐队的嘶吼此起彼伏,山呼海啸的呐喊声穿透画面。
    桥上行人步履匆匆,却不时因狂热情绪而驻足嘶喊。


第二十九章 苏杨惊人的演技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