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9、逢七必变,中元时节  长生可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79、逢七必变,中元时节第(2/2)页


    “张执象说神道的时候,说星之内海的天空上有十万大山,那些偶入秘境的人,进的洞府,便是山上的洞府,五岳真形图,对应的神界,其实也在山上。”

    “黄帝陵在山上,秦始皇陵也在山上。”

    “可那山却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就如同奇门遁甲一样。”

    “那是天然的阵法,不能解开阵法,走生门出去,是永远也找不到皇陵的。”

    “虽然秦始皇陵从始皇元年就开始修建,可真正的皇陵,却是泰山封禅得来的,是洞府,是仙境,更是秘宝。”

    “传说当中,始皇帝为了死后统治千秋万代,皇陵内有日月星辰,有山川河流。”

    “这是对的。”

    “因为那本就是一件可以干涉现世的秘宝。”

    秦始皇陵非常神异,但也在姚广孝的预料之中,所以并不如何惊奇,听到皇陵可以干涉现世,他也只是淡然摇头,道:“你不去动它,它自然永恒存在,你若是去拨动它,它便也就消失了。”

    “无论你是要改天,还是要动地。”

    “那样的权限只有一次,秦始皇陵那件秘宝真正的核心,应当是观测。”

    “皇陵内的星辰、山河,应当不只是表象那么简单。”

    “你是要复活始皇帝的。”

    “我想嬴政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你破坏那件秘宝。”

    钜子点头,道:“好吧,那的确是件观测用的秘宝,凭借它,始皇帝可以监测天地的运行,知晓天地以后,人事就很容易推算了。”

    “这点周文王便很应验。”

    “周能代商,是因为周文王足够厉害,在他的面前,一切事物都无法隐藏、伪装,在他国都内的人若是犯了法令,是不会逃走的,因为逃走没有用,周文王能够直接算出犯人的位置。”

    “曾经的始皇帝缺乏这样的能力,对于帝国的掌控,还不算到达巅峰。”

    “复活之后的始皇帝,拥有皇陵秘宝,拥有十二生肖符印,他将成为全知全能的存在。”

    “是真正无上的帝王。”

    两人对视了一会,许久,姚广孝叹了口气,说道:“人生难得糊涂,一切都看明白了,无能为力的时候该是多么绝望”

    钜子反问:“难道糊涂了,就可以解决问题”

    姚广孝说:“聪明人需要难得糊涂,愚昧的人才需要明白,过刚易折,原本的始皇帝就已经够极致了,你们还要把他往孤家寡人的位置上更推一步。”

    “难道就没有想过,真正离了人世的人,已经不是什么帝王了,而是神灵。”

    “无限趋近于天道,是无法驾驭人道的。”

    “有失偏颇了。”

    钜子起身道:“中庸的事,就教给你们吧,谁对谁错,总要实践检验一翻才好。”

    姚广孝问:“何时能进皇陵”

    钜子答:“下个月就能,问题在于多久能出来。真皇陵内的时间,一个时辰,外面就要过一年,这实在是太快了。”

    “快到我担忧错过这场大争之世。”

    钜子有些呢喃,哪怕他做了齐全的准备,此刻也心中没底,因为不光是走进真皇陵后开始计算时间,而是踏入“迷宫”开始,就算的。

    若是不进真皇陵,就此退出去,倒也无需发生“接轨”,时间就是正常。

    但只要进去,就要发生接轨,就要算时间了。

    倘若有时间,多次攻略,找到最短的时间进入真皇陵,那也就罢了,可没这个时间和机会,一年当中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进入真皇陵。

    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没有任何错误,一次通关。

    还要确定对始皇帝的复活,不会消耗太多的时间才行

    “七月十四,中元节,佛教也称为孟兰盆节,这一天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

    “易经讲究一个逢七必变,所以,这一天,是变,是复。”

    “而今年又有闰七月。”

    “在闰月里的中元节,午时阳盛而一阴生的时候,就能进入真正的秦始皇陵,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否则就要等三十八年后,才能再次遇到闰七月了。”

    ps:十六世纪的闰七月没有查到,就当嘉靖十六年有吧。

    ps:张至顺老道长十个老道士,要收他当徒弟,他没答应,后来自己老了的时候,隔了样,当年那人的徒弟都九十岁了

    ps:文广通的故事挺有趣的。道德经第一部注解是河上公章句,而“最后一本”也就是流传到如今的通行本,是王弼写的道德经,在文广通的故事里,从河上公到王弼,道德经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也无需纠结于道德经版本如何,不过是上山的路径,各有不同罢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