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1章 上海县的变化  大唐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1章 上海县的变化第(2/2)页
的东西,没想到刘县令您已经提前想到了。”

    上官仪拍马屁也好,真心的也好。

    反正此时此刻,他让刘仁轨感到很是舒服。

    “那这份报纸就叫做财经日报吧,今后大家看到财经日报,就会想到我们上海县,想到我们的商品交易中心。”

    “刘县令,现在朝廷在大力的鼓励各地修建书院。

    我们上海县在这方面的底蕴是比较薄弱的,不如别出心裁的往商业和航海方面靠拢。

    依托于江南造船厂,我们可以开设上海海洋学院。

    依托于商品交易中心以及上海县的商业,我们可以成立上海商业学院。

    将来我们要是能够把这两个书院修建成为大唐在这个领域最权威的书院的话,应该也是能让陛下刮目相看的。”

    上官仪一句“刮目相看”,立马就让刘仁轨同意了这个方案。

    毕竟,作为李承宗的弟子,刘仁轨最在乎的其实就是师父对自己的态度。

    “好这事就交给你去负责了,要尽快的去落实”

    果然,刘仁轨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同意了。

    上海码头附近的一处酒肆之飞和郑海东正把酒言欢。

    “崔兄,这上海县的情况,可是一天一变样,据说现在已经有超过十万人常驻在这里了呢。

    要是算上那些外地商家带来的人,估计这里还得多几万人。”

    郑海东也是上海县刚刚成立的时候就过来了的老人。

    当初荥阳郑氏安排他来上海县的时候,他还不是很乐意,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不满。

    但是伴随着上海县的发展,特别是荥阳郑氏的盐业在这里焕发了第二春,郑海东的心情立马就变了。

    甚至他在荥阳郑氏内部的地位也跟之前完全不同了。

    以前荥阳郑氏虽然也算是大唐主要的盐商之一,但是在青海城那边过来的咸鱼的冲击之下,可谓是摇摇欲坠。

    但是现在跟着人家在上海县开设了海水晒盐作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方面,这样的盐巴的成本比较低。

    另外一方面,上海县这里因为捕鱼业的发展,对于盐巴的需求很是旺盛。

    单单各种各样的咸鱼腌制,就可以消耗掉大量的盐巴。

    这对于晒盐作坊来说,自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如今整个上海县的捕鱼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规模。

    “十万人应该还是老黄历了,你看看那江南造船厂,单单一家造船作坊就已经有了三千多名匠人。

    还有其他几个大的作坊,全部人数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两三万了。

    按照我的估计,上海县这里的人口,估计都已经有二十万了。”

    这年头的人口密度可不像是后世那么的高。

    二十万一个县,放在后世绝对是低于平均水平,要考虑撤县合并的。

    但是放在大唐,这就绝对是一个上县的人口数量了。

    甚至在一些边疆地区,一个州也就这么一点人。

    “二十万有这么多吗”

    郑海东忍不住张了张嘴,脑中想到了当初第一次来到上海县的情况。

    那时候,整个上海估计都不到一万人呢。

    “你看看每天停靠在上海码头的船只,再看看上海县各地不断修建的房屋,就知道我这个数据,哪怕是有点出入,也不会差距太大了。”

    崔文飞夹了一块鱼肉,有滋有味的吃着。

    新鲜的海鱼,以前他们哪怕是世家子弟,也是没有机会吃到的。

    但是现在在上海,却是可以每天都吃到。

    那鲜嫩的口感,让崔文飞已经不想回长安城了。

    “你们崔家的渔网作坊,现在生意也很是不错吧”

    清河崔氏之前的麻布生意是大唐最大的。

    虽然这几年受到羊毛线和棉布的影响,麻布的影响力大大的下降了。

    但是麻绳的生意却是好了很多。

    特别是上海县这边大力的发展捕鱼业,对于渔网以及各种绳索的需求是一天比一天多。

    所以麻绳虽然不起眼,但却是一个不小的产业。

    最关键是这个产业的竞争不算是特别的激烈。

    “还不错,我们作坊的渔网和麻绳的质量好,价格低,大家都喜欢买。”

    这个作坊是崔文飞负责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到这个作坊的时候,他忍不住有点眉飞色舞。

    没办法,这就是他的成绩啊。

    “我听说那商品交易中心快要修建好了,到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考虑在那里也开设一个铺子”

    郑海东负责的产业跟崔文飞负责的没有太大的冲突。

    所以对于很多事情,他们都愿意彼此沟通交流一下意见。

    “商品交易中心的规模搞的那么大,到时候的影响力应该不小,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们都要在那里开设一个铺子的。”

    崔文飞的这个答案,倒是没有出乎郑海东的预料。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