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有姑娘找你吃饭第(1/2)页
几个县领导面面相觑,刚安静下来的会议室,哇啦哇啦又讨论开了。
“我没听错吧他们村要把下放户全都要走”
“知青最起码还有一年的补贴,下放户可啥都没有。”
“知青最起码年轻还能慢慢锻炼出来干农活儿,下放户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掺杂着老人和小孩儿。明显不合算啊”
而且有的知青家里人给寄钱寄票的,天天干不了多少活儿,分不了村里多少粮食。
潘县长确认道:“你说真的你们另外两个村领导也同意”
他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因为,插进去人其实对村里影响最大。对上面而言集体田地还是那么多,公粮一分不少交。
村里的领导统一做的决定,就能代表全村。
赵前进和郭民其实也很惊讶,不过他们平复的最快。为啥
因为这些日子,村里学校几个老师已经让大家改观了。
你看不起人下放户,可人会的你会吗
人周老师不但给他们讲数学,还教他们承重的知识。村里建这造那的,可有用了。
人郑老师不但给他们讲语文,还给他们讲法律知识。那村里风气可是正了不少。
再一个,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于卫民脑子好使,支持于卫民会越过越好
郭民道:“我同意”
赵前进道:“我们一致通过。但领导,我们大队有接收的心,但却没房子安置。还得大家支持点土坯、木材啥的。”
他们接收了所有下放户,剩下的大队只接收几个知青,显得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这很简单,每家每户出两三块儿土坯就够了。每个生产队再给几颗木头。
五个公社下的生产大队全都表示同意。
潘县长如释重负:“于村长是个好的表率啊。马伟荣,你们公社的基层干部有担当”
马伟荣几个其实并不知情,但不妨碍他们彼此成就。
“于村长的确很优秀,十分有奉献精神。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潘县长:“行咱们先休息几分钟,上个厕所。等会儿回来把每个大队的知青名额确定下来。”
几个县领导小声商议,“积极拥护政策,一下子接收这么多人,咱们该给个奖励。”
“不如今年的先进就评给他们,其余生产队也会心服口服。”
不服气的,那也把下放户领回去,他们也给颁发
于卫民趁此机会又摸了个底儿。其余生产队现有的下放户并不多,基本上都是队里倒贴粮食。
又和赵前进以及郭民商量:“咱们多建几排房子,把其余生产队现有的下放户也争取过来咋样”
赵前进说话都有点儿哆嗦了:“卫民啊,这现有的得小一百人吧”
于卫民解释道:“人多才有生产力,里面得有小一半都是人才”
“打个比方,你看我这次盖房子青砖多难买,兴许这里面就有人会烧制。兴许咱们村也能弄个集体砖厂呢”
赵前进说话不哆嗦了,改成心潮澎湃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心一横:“那行你们附近那块儿荒地,石头太多,用来造房子,装下四五百人都人没问题”
于是,下半场会议,又引起了轰动。
“你们真的愿意接收”
“当然是真的,只要县里愿意帮忙把这些人的关系转过来。我们无条件接收。”
各个生产大队的村长都殷切地看着县领导们:“潘县长,周书记,你们看”
“只要你们双方商量好,在咱们县内部,是可以帮忙转关系的。”
转来转去都在他们县,不过就是增加一些工作量罢了。
潘县长继续说道:“向阳公社接收这些人要盖房子,县里也会给一些人力物力的支持。”
“另外,今年的先进就评给向阳公社第一生产队了,大家不会有什么异议吧”
解决了他们这么大问题,能有什么异议。大家一致通过。
第一生产队从这天开始,大兴修建房屋。
本村的所有劳动力,加上县里派来的人,愣是在一个月内建造了五排房子。
房子都不算大,土胚墙,茅草顶。但数量多,一共盖了八十间。
县里所有的下放户都慢慢聚拢了来。
周日,秦之雅带着钱票来到了派出所大厅的门口。
她和席丰约好了先在这里见面,再一起去供销社。
接警的大姐上个厕所的功夫,正好瞅见她,一眼就认了出来。实在是太让人难忘了。
第75章 有姑娘找你吃饭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