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村上春树:“我不认识汉字”  异乡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上春树:“我不认识汉字”第(1/2)页
看报的人似乎越来越少。是否全国普遍如此自不敢说,但在我所住的校园生活小区周围,这么说是不会错的。喏,只看学校后门那个报摊就知道了。以本地据说发行量最大的某报为例,始而一百多份,继而七八十份,再而三四十份,如今降到了一二十份。以小说创作打比方,由长篇小说而中篇小说而短篇小说而超短篇小说。以土地面积比之,始而一垧地,继而一亩地,再而一分地,如今只剩几垄黄瓜豆角了。
    卖报的老者姓刘,以前在东北农村生产队当过队长,我叫他“刘队长”。他戏称我为“领导”。有时他低头整理书报摊而没及时瞧见我从校园出来,立马自我批评“目无领导”。偶尔我早上爬山回来采一束花,他则批评我:“领导怎么老采野花呢?小心双规!”上面的数字便是这位刘队长亲口告诉我的。其实他不说我也看在眼里——若非一早有课,每天必定从他手里买得一份报纸。别人看不看报我管不着,反正我是看的。我敢担保,假如刘队长某日只卖一份报纸了,买那份报纸的肯定是我。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看报了呢?答案很简单:十有八九看手机了,看手机取代了看报。反过来说,我所以看报,是因为我不常看手机。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看手机又看报的呢?有。作为个体就不说了,毕竟作为个体无所不有,这里只说整体。比如作为整体的日本人或由日本人构成的整体。日本手机当然也很普及,超市里甚至白给。然而日本人仍喜欢看报。据日本新闻协会01年统计,平均0.88户订一份报纸,即十户人家差不多九户订报。报纸种类近十年来几无变化。就发行量而言,日本报纸在世界十大报纸排名榜上占了一半。其中《读卖新闻》以1000万份发行量名列第一。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即使北海道的荒郊僻野,那里的阿公阿婆看的也大多是东京发行的全国性大报,而非地方晚报之类。有关调查显示,9%的日本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媒体。
    不过,日本国民中也有不看报者。例如名满天下的村上春树。他就不看报,死活不看,给也不看。空口无凭,有书为证。此君在《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锻造的》那本随笔集里不打自招:“十年来没订报纸,回想起来也没什么特别不便。”随即开始诉苦,说他刚写小说那阵子,曾被登门劝订报纸


村上春树:“我不认识汉字”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