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重山(三)第(2/2)页
大人。”
“若此刻能长久,未尝不是件幸事。”张濯说完这一句,将自己氅衣的系带重新系了系,“告辞了。”
郁仪上前一步要送他,张濯却又回身,抬手按住她的肩膀。
“不必送我。”他如是道。
可分明张濯曾说过,他是为她送行的人。
偏偏反过来,他又不情愿了。
便在郁仪的注视下,张濯一个人穿过浓郁的夜色,消失在了那道木门外。
他离开时脚步很轻,出了门,还不忘记随手替她将门掩好。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他的脚步声一点点远了,郁仪又在庭中站立良久。
每月初十是太后视朝的日子。
郁仪侍立在太后身边,司礼监与内阁大臣一左一右,分列两排。
祁瞻徇坐在龙椅上,余光却悄悄瞟了几次苏郁仪。
起初时,大臣们依例奏报起大事小情。
从平定北疆,再到于京畿设置屯田。从兵部调兵分驻、巩固四方,再到礼部重修礼教、户部在大运河沿岸修筑仓廪,以便转输南粮北运。大事小事,无不要上达圣听。
祁瞻徇也如过去每一次朝会那样,每到一个问题,都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恭请母后决断。”
似乎这和过去一样,都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一天。
直到所有大臣的奏报皆一一批复,太后看向刑部尚书:“抚州知府的事,可有定调?”
比起军国大事,一个区区抚州知府,都显得有些不值一提。
刑部尚书走上前来,稽首再三:“从抚州各县调来的七十八名官吏中,有十三人愿意作证,说抚州知府确有鱼肉乡里的行径做派。只是关于黄册之事,尚不曾有人能作证。”
他抬起眼睫,眼风与赵公绥撞在一起,复又低头道:“微臣还会再审。”
区区一份口供,对于刑部尚书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只是他还需要试探太后的口风,等她默认。
太后看向郁仪:“你那边可有进展,若无进展……………”
等的便是这一句。
郁仪上前来,跪在皇帝与太后的面前。
“刑部令史秦酌派人快马加鞭送来一本账簿。上面记载了抚州商人周朔平,侵吞田产、逼民为奴、篡改宜黄县青册、抚州黄册之罪。”郁仪仰着头,字字铿锵,“还请陛下与娘娘明察。”
四野俱静,不乏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就在所有人都决定将此事结案之际,苏郁仪抛出的何止是平地惊雷那么简单。
刑部尚书飞快地与赵公绥对了对眼神,二人眼底皆阴云密布。
张濯神情未变,显然对此早有预料,可依然将手握成拳。
太后自然也不曾料到郁仪手中已掌握如此多的证据,她沉吟不语,显然是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做。
赵公绥已然上前一步,痛陈道:“娘娘,这实属无稽之谈。周朔平此人两袖清风、誉满天下,这样的事若说是他做的,实属万万不能相信。”
另一边,刑部尚书与侍郎亦纷纷长揖替周朔平进言:“别说寻常百姓,便是朝中各部中都有受过周朔平恩惠的官员,这些人可都和你苏舍人一样,是寒门出身。如果没有周朔平广施恩德,他们只怕此生都不能踏入紫禁城一步。是周朔平给了他们
这个机会,也是周朔平,让我们大齐能得到如此多的饱读之士。”
郁仪抬起头看向祁瞻徇,祁瞻徇不动声色的微微颔首,于是郁仪再次看向太后。
“得周朔平恩蔽的进士一共有三十五人,他们名下至今都诡寄着周朔平几千亩田产。”郁仪猛地转头看向工部尚书,“工部员外郎王宽名下有田产数百亩,可他分明是商籍,如何会有如此大量的土地?”
“这几千亩田产要缴纳的税赋,诸位可知能供多少户生民吃上饱饭?逃漏的税金与徭役,又是多少百姓赖以为生的生计?”
她说得是实情。
只是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太过细微,不会被发觉。
又或者是他们太傲慢,自诩天衣无缝,不会被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小舍人发觉。
所以措手不及。
只是王宽也好、周朔平也罢,说到底都是棋盘上的小卒。
大臣们害怕的无非是牵连到内廷、牵连到自己。
于是一时间无人敢表态,无人敢辩驳。
便在此时,张濯轻轻走出一步,与郁跪在一处:“臣有失察之罪。”
这便是公然承认,郁仪所说的都是实情。也是自白,愿意将此事彻查下去。
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太后,等她开口做最后的决定。
就在此刻,祁徇骤然站起身来。
这个向来在朝堂上唯太后马首是瞻的年轻皇帝一拍桌案:“抓!把周朔平给朕抓到京师来!”
祁瞻徇从来没有在大臣们面前如此高声说过任何一句话,他藏在袖中的手其实已经冰凉,微微发颤。可他的脑子里,一直回响着苏郁仪说过的话。
“如今,太后虽然摄政,陛下却是名义上的皇帝。江山社稷,陛下是名正言顺、当仁不让的主君。陛下虽然年轻,但一步一步将朝政归还到陛下手里,是太后娘娘不得不做的事情。娘娘与陛下母子一体,娘娘虽然私下里严苛,但到了外臣面前,
娘娘是不会轻易拂了陛下的颜面的。因为她要为陛下亲政铺路,也要让陛下立威。如果娘娘公然拒绝了陛下的旨意,岂不是会让大臣们都以为,陛下的旨意根本不是一言九鼎、金口玉言。所以无论如何,只要陛下开口,娘娘都会给陛下一个面子,
不会直接将陛下的话全盘驳回。”
那时,苍茫的暮色之下,郁仪的眼睛坚定又明亮。
“只要周朔平到了京城,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办法从他嘴里挖出东西来。到底是谁在护着他,又是谁在借他的手,觊觎全天下百姓保命的银子。”
国事、朝政,无非是亘古不变的东西。
变数在哪里?
变数是人心。
这是祁徇第一次感受到权力令人血脉偾张的魅力。
他没有回头看自己的母亲,因为他知道,太后的目光定然已经落在了他的身上。
祁瞻徇学着他父皇的样子,冰冷又锋利地看向在场的大臣们:“怎么,你们要抗旨吗?”
众人面面厮觑,太后的声音已然响起:“没听见陛下的话吗?”
祁瞻徇的心中骤然一松。
轻轻呼出一口浊气。
大臣们皆缓缓跪倒高呼陛下圣明、太后圣明。
他有点想笑,下意识看向郁仪。
而郁仪正随着张濯和所有大臣一起,匍匐在他的面前。
朝堂之上,唯他一人负手而立,而众生臣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